新聞編輯中級職稱評審有哪些具體要求

一政治思想條件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重慶新聞中級職稱新聞獎,具有良好重慶新聞中級職稱新聞獎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任現職期間,年度考核為“合格”以上者。

任現職期間,出現下列情況,按相關規定執行:

1.近3年內年度考核被確定為“基本合格”1次以上者,延期1年申報;被確定為“不合格”1次以上者,延期2年申報。

2.受到黨紀、政紀“警告”處分并按規定解除處分者,延期2年申報;受到“記過”及其以上處分并按規定解除處分者,延期3年申報。

3.已定性為技術責任事故的直接責任者,或在申報評審中弄虛作假者(偽造學歷、資歷、業績,剽竊重慶新聞中級職稱新聞獎他人成果,以及職稱考試違紀受到查處),3年內不得申報。

二學歷資歷條件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博士學位,取得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資格滿3年。

2.獲得碩士學位或雙學士學位,取得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資格滿4年。

3.大學本科畢業,取得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資格滿5年。

三外語條件

能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一門外文資料,按規定參加全國或全市職稱外語相應級別考試,并取得有效成績。

四計算機條件

能熟練地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運用計算機完成本專業及相關信息的收集、處理,按規定參加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相應科目(模塊)考試或全市職稱計算機相應級別考試,并取得有效成績。

五繼續教育條件

按照《重慶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有關規定,任現職期間每年參加繼續教育應不少于100學時。

[重慶市]重慶新聞中級職稱新聞獎,重慶市新聞獎

新聞評職稱 一定要新聞獎嗎

不是的。

第十六條新聞獎項的分類。

(一)一類獎,1,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中國新聞獎。3,長江韜奮獎。4,中國國際新聞獎。

(二)二類獎。1、全國對外宣傳“金橋獎”。2,全國省級黨報好新聞獎。3,中國廣播影視大獎。4,全國攝影學會評選的新聞作品獎。5,金鷹獎。6,駿馬獎。

(三)三類獎,1,全國記協與國家有關部門聯合評選的行業好新聞獎。2,由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頒發的專項獎,3,全國晚報、專業報評選的好新聞獎。

(四)自治區獎,1,寧夏新聞獎,2,自治區“五個一工程”入選獎,3,寧夏廣播電視 *** 獎。

新聞類的職稱(記者、編輯)是怎么評的?

新聞類的職稱(記者、編輯)申報條件

第十條 學歷資歷條件

(一)高級記者、高級編輯

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取得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資格后,從事本專業工作滿5年。

(二)主任記者、主任編輯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博士學位后,取得記者、編輯資格并從事本專業工作滿2年。

2、獲得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后,取得記者、編輯資格并從事本專業工作滿5年。

(三)記者、編輯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研究生學歷或第二學士學位后,取得助理記者、

助理編輯資格并從事本專業工作滿3年。

2、獲得大學本科或專科學歷后,取得助理記者、助理編

輯資格并從事本專業工作滿4年。

(四)助理記者、助理編輯

參加工作后,獲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本專業工作滿3年。

(五)全日制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直接認定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

1、獲得博士學位;或獲得碩士學位后,從事本專業工作滿3年;或獲得大學本科學歷,工作后取得碩士學位滿1年,累計從事本專業工作滿3年,可直接認定記者、編輯資格。

2、獲得大學本科學歷后,1年見習期滿;或獲得大學專科學歷后,從事本專業工作滿3年,可直接認定助理記者、助理編輯資格。

第十一條 外語(古漢語)、計算機、繼續教育條件

(一)按照規定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職稱外語(或省統一組織的古漢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取得合格證,或符合免試條件。

(二)按照規定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取得專業技術人員

繼續教育證書。

第五章 能力業績條件

第十二條 高級記者、高級編輯條件

申報高級記者、高級編輯資格,除具備本標準條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條外,還要具備下列三項條件:

(一)能力條件

1、具有廣博的新聞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掌握本專業國內外最新發展動態,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和明顯專長,能夠解決采編工作中重大疑難問題,在全省新聞界有較高知名度。

2、主持過5次以上重大題材、重大活動、重大典型報道,或組織策劃過5個以上重要專欄、專版、專題節目,并取得突出的創新成果。

3、每年采寫的稿件不少于80篇,或編審的稿件不少于400篇,或采寫、編審的稿件合計不少于300篇,其中,被本單位評為好稿的不少于20篇(在新聞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內采寫、編審的稿件合計不少于300篇)。

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聞媒體(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臺、中央電視臺,下同)刊播正面宣傳報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或時長不少于20秒,下同),其中,專職從事向中央主要新聞媒體供稿的,每年不少于30篇。

(二)業績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獲省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或享受省級以上 *** 特殊津貼;或入選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或入選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雙百人才培養工程。

2、獲中國新聞獎二等以上獎1項,或三等以上獎2項;或獲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二等以上獎1項,或三等以上獎2項;或獲省級好新聞一等獎3項。

(三)論文著作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出版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譯著),1部(若系合著則本人撰寫不少于10萬字,下同)。

2、在公開發行的國家級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2500字,下同)。

3、在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4篇(其中國家級不少于1篇)。

第十三條 高級記者、高級編輯破格條件。

破格申報高級記者、高級編輯資格,除符合本標準條件第七、八、九條和第十二條第(一)款外,還要具備下列兩項條件:

(一)業績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或享受國務

院特殊津貼。

2、獲長江韜奮獎(正式獎);或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1項,或二等以上獎2項,或三等以上獎3項;或獲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一等獎1項,或二等以上獎2項,或三等以上獎3項;或獲中國新聞獎三等以上獎1項和省級好新聞一等獎2項。

3、在新聞采編工作中有重大創新成果,在省內外產生重大社會影響,并經省新聞職稱改革領導小組鑒定認可。

(二)論文著作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出版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譯著)2部。

2、在公開發行的國家級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4篇。

3、在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6篇(其中國家級不少于3篇)。

第十四條 主任記者、主任編輯條件

申報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資格,除具備本標準條件第

七、八、九、十、十一條外,還要具備下列三項條件:

(一)能力條件

1、具有較豐富的新聞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新聞專業的某一方面有研究和專長,能夠解決采編工作中的復雜疑難問題,在省內新聞界有一定知名度。

2、主持過3次以上重大題材、重大活動、重大典型報道,或組織策劃過3個以上重要專欄、專版、專題節目,并取得較豐富的創新成果。

3、每年采寫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編審的稿件不少于300篇,或采寫、編審的稿件合計不少于250篇,其中,被本單位評為好稿的不少于10篇(在新聞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內采寫、編審的稿件合計不少于250篇)。

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刊播正面宣傳報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1篇,其中,專職從事向中央主要新聞媒體供稿工作的,每年不少于20篇。

(二)業績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獲市級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稱號。

2、獲中國新聞獎三等以上獎l項;或獲省級好新聞一等獎1項,或二等以上獎2項。

(三)論文著作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l、出版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譯著)1部。

2、在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3篇。

第十五條 主任記者、主任編輯破格條件

破格申報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資格,除符合本標準條件第七、八、九條和第十四條第(一)款外,還要具備下列兩項條件:

(一)業績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獲省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或享受省級以上 *** 特殊津貼;或入選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或入選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雙百人才培養工程。

2、獲中國新聞獎二等以上獎1項,或三等以上獎2項;或獲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二等以上獎1項,或三等以上獎2項;或獲省級好新聞、一等獎2項。

3、在新聞采編工作中有較大創新成果,產生較大社會影響,并經省新聞職稱改革領導小組鑒定認可。

(二)論文著作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出版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譯著)1部。

2、在公開發行的國家級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2篇。

3、在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3篇(其中國家級不少于1篇)。

第十六條 記者、編輯條件

申報記者、編輯資格除具備本標準條七、八、九、十、十一條外,還要具備下列三項條件:

(一)能力條件

1、具有較系統的新聞專業理論知識和一定的新聞采編實踐經驗,能夠較好地采編各種體裁的新聞稿件。

2、參與過5次以上重大題材、重大活動、重大典型的報道或5個以上重要專欄、專版、專題節目的策劃,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

3、每年采寫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編發的稿件不少于200篇,或采寫、編發的稿件合計不少于150篇,其中,被本單位評為好稿的不少于5篇(在新聞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內采寫、編發的稿件合計不少于200篇)。

(二)業績條件

獲省級好新聞二等以上獎1項,或三等以上獎2項。

(三)論文著作條件

在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1篇。

第十七條 記者、編輯破格條件

破格申報記者、編輯資格,除符合本標準條件第七、八、

九條和第十六條第(一)款外,還要具備下列兩項條件:

(一)業績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獲市級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稱號;或獲省級好新聞一

等獎1項,或二等以上獎2項,或三等以上獎3項。

2、在新聞采編工作中有創新成果,產生一定社會影響;

并經市級以上新聞職稱改革領導小組鑒定認可。

(二)論文著作條件

在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3篇(在縣級新聞單位工作的不少于2篇)。

第十八條 助理記者、助理編輯條件

申報助理記者、助理編輯資格,除具備本標準條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條外,還要具備下列兩項條件:

(一)能力業績條件

系統學習過新聞基礎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基本掌握

采訪、編輯等專業技能,有一定的寫作水平,并取得一定的

工作業績。

(二)論文著作條件

在市級以上正式出版發行的報刊上發表過有一定見解

的新聞專業論文或采編札記。

2022年新聞行業職稱有哪幾種

2022年新聞行業職稱有中級職稱是編輯和記者重慶新聞中級職稱新聞獎,副高級職稱為主任編輯和主任記者重慶新聞中級職稱新聞獎,正高級職稱為高級編輯和高級記者,具體如下重慶新聞中級職稱新聞獎

1、編輯和記者

具有本專業系統重慶新聞中級職稱新聞獎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獨立工作,有較強重慶新聞中級職稱新聞獎的文字水平和編采能力。

熟練掌握和運用采訪、編輯業務和本職工作的專業技能,能較好地處理和采編各種體裁的稿件和節目。任現職以來,沒有出現嚴重錯誤和失實報道。

任現職以來,獲三類三等獎以上1件或自治區三等獎1件。在區內外專業報刊上發表專業論文1篇以上。

2、主任編輯和主任記者

具有較高的思想理論水平和較深厚的新聞理論知識素養,對新聞事業和廣播電視、新聞攝影等某一方面有研究和特長。

能熟練地掌握和運用采訪、編輯業務和本職工作的專業技能,較好的處理采編各種體裁的稿件和節目,能組織實施重大活動、重要會議及戰役性宣傳報道工作。每年發表或采編2篇以上有影響的新聞報道、言論,或廣播電視節目。在任現職期間沒有出現重大失誤和失實報道。

善于總結新聞工作經驗,積極培養新聞專業人員,任現職以來,培養通訊員、輔導實習生3人以上。任現職以來,獲三類一等獎以上1件和自治區二等獎1件。在區內外專業報刊上公開發表專業論文3篇以上或公開出版專業著作1部。

3、正高級職稱為高級編輯和高級記者

有較高的思想理論水平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是有一定影響的新聞專業學科帶頭人。編采經驗豐富,主持處理過各種新聞體裁中的重要或高難度的稿件或節目,編采業務上能改革創新,有一定的開拓能力。

在組織指揮或參與完成重大戰役性報道工作中成績突出,任現職來,組織完成3次以上重大題材、重要典型或戰役性報道任務,親自采寫稿件,并在全區產生較大影響。每年發表重要言論或采寫重要稿件,采編重要節目3件以上。

對新聞事業的發展和新聞隊伍的培養、建設有重大貢獻。任現職期間,為培訓隊伍,講課不少于5次。任現職期間,獲二類一等獎以上1件和自治區一等獎1件。在區內外專業報刊上發表專業論文5篇以上或公開出版專業著作2部。

報考記者中級職稱的條件

記者職稱(中級職稱):一般由省級新聞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定。有外語條件:“掌握一門外語,參加全國或全省統一命題考試,成績符合規定要求。”學歷、資歷條件:從事新聞專業工作時間,取得助理記者、助理編輯資格后,受聘助理記者、助理編輯職務3——5年以上。這些跟不同的學歷水平掛鉤。

業績成果條件:

(一)在省、市級報紙發表的獨立撰寫、編輯的文章或 *** 的標題、廣播電視節目等獲省新聞獎三等獎以上1次。

(二)撰寫、編輯的文章或 *** 的標題、廣播電視節目等獲市(廳)級以上新聞獎二等獎以上2次。論文、著作條件(之一):

(1)出版學術著作1部。

(2)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理論文章)1篇以上。

(3)在市(廳)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理論文章)2篇以上。

(4)在市(廳)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理論文章)1篇,以及在省級以上學術會議宣讀論文1篇以上。這些條件但是硬性條件,必須具備才能申報記者職稱(中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