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職稱評定條件及流程

重慶職稱評定條件及流程如下:

微信號: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條件:

博士: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6個月。

工程類碩士: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碩士/雙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本科/學士學位:畢業滿5年,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

大專:畢業滿7年,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

中專:無參評資格。

流程:

1、市屬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人員:個人——所在單位——單位主管部門——評委會。

2、區縣屬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人員:個人——所在單位——單位主管部門——區縣人力社保(職改)部門——評委會。

3、非公單位人員、流動人員、自主擇業軍隊干部:

(1)檔案在重慶的。個人——所在單位——人事 *** 機構——人事 *** 機構所在地區縣人力社保(職改)部門——評委會。

(2)檔案在異地的。個人(持異地查檔記錄)——所在單位(與參保單位一致)——參保地區縣人力社保(職改)部門——評委會。

按照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規定,其中,工作單位、檔案存放均在重慶的,須有1年以上社保繳費記錄(市內外可連續計算);工作單位在重慶、檔案在異地的,須在重慶工作1年以上(以社保參保記錄為準);工作單位在異地、檔案在重慶的,須在重慶存檔1年以上(以存檔記錄為準)。

關于重慶市關于文化系統職稱的信息

重慶市關于組織開展2016年全市專業技術資格 有哪些職稱

有初級、中極、高級職稱。

一、申報范圍

重慶市各類所有制企事業單位在職在崗從事專業技術工作重慶市關于文化系統職稱,且符合相應申報條件的人員(不含黨政機關、參公管理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以及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重慶市關于文化系統職稱,國家和重慶市關于文化系統職稱我市已有政策規定除外)。

二、申報時間

為確保資格審查及申報評審工作有序進行,根據市職稱改革辦公室《2016年全市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評審工作日程安排》(此件可在“重慶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網”上查詢)和重慶市關于文化系統職稱我區實際情況,各單位按以下時段派專人向區職稱改革辦公室報送相應系列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材料。凡逾期報來的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一)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時間(節假日除外)

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材料按《2016年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材料渝北區職稱改革辦公室受理時間安排》(附件1)報送。

(二)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時間(節假日除外)

1、8月4日-8月25日

報送工程技術系列申報材料;

2、9月19日-9月20日

報送中職教師系列申報材料;

3、10月11日-10月13日

報送圖書資料(初級)、群眾文化(初級)、文物博物(初級)、黨校教師(初級)等系列申報材料;

4、11月1日-11月3日

報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系列申報材料;

5、其他系列(專業)的申報時間請與各專業評委會或評委會掛* 部門聯系,按各專業評委會要求的時間報送。其中,非公單位人員的申報材料必須提前5個工作日送區職稱改革辦公室審核公示。

三、有關程序要求

嚴格按照《重慶市專業技術資格申報工作規定》、《重慶市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規定》組織開展申報評審工作。其中,教育系統高級實行 *** 申報評審的,按市教委職改辦規定執行。

(一)本人申報

1.申報人須向以下單位申報重慶市關于文化系統職稱

(1)事業單位人員向所在單位提出申請,由單位主管部門審核推薦上報;

(2)國有企業人員向所在企業提出申請,由企業主管部門審核推薦上報;

(3)非公單位流動人員向所在單位提出申請,由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審核后交區職稱改革辦公室推薦上報

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辦法

之一條 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依據《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推薦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認定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和保護單位的專家評審工作。第三條 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工作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第四條 市文化主管部門負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的組織、管理、協調等工作。第五條 市文化主管部門負責建立由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良好職業道德的專家組成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庫。第六條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庫的成員不少于80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各類別專業領域的專家不少于5人。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聘期4年,可連續聘任。第七條 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庫的專家,應當具有相關專業領域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從事相關專業工作不少于5年,熟悉相關專業領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良好職業道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社會影響。第八條 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評審委員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小組(以下簡稱專家評審小組)成員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庫的專家組成,通過隨機選擇或指定產生,人數為奇數。第九條 專家評審委員會成員不少于7人,由市文化主管部門組建。

專家評審小組由5人以上專家組成,由市文化主管部門在本專業或相近領域專家中隨機選擇或指定產生。

專家評審小組的成員原則上不得同時擔任專家評審委員會的成員。第十條 專家評審委員會主任和專家評審小組組長由市文化主管部門指定,負責主持有關評審會議。

專家評審小組的初評意見,由專家評審小組成員充分發表意見后,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予以表決,超過半數成員同意為通過。

專家評審委員會對初評意見的審議意見,由專家評審委員會成員充分發表意見后,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予以表決,超過半數成員同意為通過。第十一條 對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名錄,應重點評審項目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以及傳承保護等情況。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應重點評審傳承譜系,申報人的學藝經歷與傳承能力、技藝特點與成就、在該領域的影響力,以及持有的該項目相關資料等情況。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的認定,應重點評審申報單位實施保護規劃的能力,開展傳承與展示活動的能力和具備的條件,持有的該項目相關資料等情況。第十二條 專家評審小組初評意見和專家評審委員會審議意見,經全體成員簽字后,由市文化主管部門存檔,可以對外提供查閱服務。第十三條 經評審通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推薦名錄由市文化主管部門初審并公示后,報市 *** 批準、公布。

經評審通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由市文化主管部門公示后批準、公布。第十四條 各區縣(自治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工作參照本辦法執行。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重慶市職改辦2022年職稱評定

重慶市職稱改革辦公室印發《重慶市2022年職稱申報評審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于11月啟動2022年職稱評審工作,重慶各類所有制企事業單位、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在職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且符合相應申報條件的人員,以及自由職業者、轉業擇業 *** 干部都可以申報參加職稱評審。

對于專業技術人員來說,申報職稱時除了工作業績、學術論文,繼續教育學時也不可忽略。根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繼續教育學時與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聘任和職稱評定等息息相關,所以專技人員在申報職稱時一定要完成本年度繼續教育學習任務。

來源:重慶市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

■新聞鏈接

問:專技人員需要學習什么?完成多少學時?

繼續教育內容包括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每年累計應不少于90學時,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學時,專業科目不少于60學時。

問:專技人員可以在哪里參加繼續教育培訓?

公需科目學習采取線上培訓的方式,專業科目學習也可以通過遠程教育完成。專技人員可以通過重慶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 *** 培訓入圍備案學習平臺重慶人社培訓網()進行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的學習。在重慶人社培訓網平臺提供的學習內容中修完學時即可認定為完成當年的繼續教育學習任務。

問:專技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流程?

(一)注冊/登錄

進入重慶人社培訓網),進行注冊或登錄。

(二)選課學習

1.在在線學習中心一欄選擇公需科目/專業科目進入。

2.選擇對應年度公需科目/專業科目培訓,購買并進行學習。

3.學習完成可在線查看、下載和打印培訓證書。

問:學習過程遇到問題怎么辦?

遇到問題請聯系重慶人社培訓網:

(一)帳號注冊、登錄、證書打印問題咨詢:400-023-9229,按1選擇登陸注冊問題。

(二)政策咨詢:400-023-9229,按2選擇政策咨詢。

(三)學習進度等學習過程技術問題咨詢:400-618-7500,按2選擇售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