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茄子溪中學高中多少個班
重慶市茄子溪中學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重慶市公辦中學
重慶市茄子溪中學(原重慶市第82中學)有一支基礎扎實、敬業愛崗、開拓進取具有現代觀念和技術的研究型、專家型教師隊伍,全校現有教職工108人,教師中本科生學歷占79人,研究生型教師7人,中高級教師47人。
近年來教師在參加市、區級優質課大賽中先后有12人次獲得各類獎項,教師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在市、區論文評比、發表、交流的有89篇。學校結題和立項的國家、市、區級科研課題、子課題4項。
中文名
重慶市茄子溪中學
創辦時間
1957年
教職工
108人
特點
具有現代觀念和技術的研究型
學校歷史學校現狀TA說參考資料
學校歷史
重慶市茄子溪中學的歷史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創辦時期的初級中學階段、逐步發展的完全中學階段和頗具規模、有一定知名度的爭創市重點中學階段。
1957年,由重慶市九龍坡區建勝小學戴帽初中班經四川省教育廳批準設立重慶市茄子溪初級中學校。由于當時的戴帽初中班校址在觀音店(現建勝小學校內),交通不便,水、電無法解決,經重慶市教育局會同重慶市城建局多次勘查、選址,最后擇定在茄子溪陳家壩。陳家壩水電、交通方便,校址適中,布局合理,學生來源南起吊二嘴,西至伏牛溪,北達庹家坳、馬桑溪一帶。茄子溪、陳家壩是地區中心,學生集散方便。重慶市教育局自1957年起,對新建校均以所在地命名,十年動亂期間,學校曾一度改名為“延安中學”。1969年又由重慶市教育局統一編號,我校改為八十二中學校。1986年經四川省教育廳中學[1986]3號文批準,將重慶市82中改為“四川省重慶茄子溪中學”。1997年重慶直轄后,正式定名為“重慶市茄子溪中學”。
在建勝初中班時,只招收初中2個班,學生約110人。1957年學校建設落成后,招收初中60級2個班。1958-1965年期間均為4個班規模,200名學生左右。1956-1965年期間學校基本定為12個班的初級中學。1966-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曾一度停止招生。1969年秋復課。
重慶市茄子溪中學校長楊毅
由于歷史的耽誤、地區人口的增長,當時入學的新生猛增到35個班,1800余人,校舍不敷,乃至采取半日制。當年并增招高74級新生4個班,以后每年均同時招收初中和高中學生,從此,茄子溪中學就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完中。每年初、高中班數在10-15個班左右,后逐漸增長到20-30個班之間。1957年建校時學校只有教室(平房)2幢,480平方米,廚房120平方米,辦公用房410平方米,廁所22平方米,占地面積不足1100平方米。
學校建校初期只開設文化課,國家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曾一度進行半工半讀,開窯燒磚,飼養豬、兔,以此增收,改善辦學條件。
隨著地區人口增長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作為初級中學的重慶市82中也不能滿足地區教育的要求。1985年7月九龍坡井岡山民辦初中并入我校。1986年經四川省教育廳中字[1986]3號文批準,改初級中學為完全中學。2001年7月經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 *** 批準,重慶木材綜合廠子弟中學校,重慶肉聯廠子弟中學校又同時并入重慶市茄子溪中學,2005年8月原建勝學校初中部并入重慶市茄子溪中學,使學校規模不斷擴大。隨著學校不斷擴大,使之保有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學校占地面積達到26000平方米(41.46畝)。
1977年學校辦起了校辦工廠,生產稀 *** 、胱胺酸。當時生產的胱胺酸填補了西南地區的空白,因產品質量好,不但國內有名,還遠銷海外、以后又先后開展過塑料加工、金屬加工、飲食加工和木業加工等,既為改善辦公條件提供了經濟支持,又為學生參加社會勞動實踐提供了場所。1991年以后,隨著國民經濟的好轉,學校添置了公務用車,修建了田徑足球球、籃球場、游泳池、健身房,改建了教學用房、生活用房和辦公用房,擴大了草坪及綠化地面積。1994年經四川省和重慶市決定,開始招收少數民族學生,辦起了少數民族班和中專班,建起了學生宿舍、中西畫室、微機室、形體藝術練功室、圖書、閱覽、實驗室及標準的師生食堂、浴室等。
重慶直轄后,學校發展加快,學校舊貌換新顏,改建了全部教學用房,新修綜合樓2幢 近5000平方米,增添了微機126臺,更新了實驗儀器,改善環境設施和辦公設施。1995年以來, *** 和學校投入了700余萬元改善辦學條件,學校教學手段、教學設施更趨先進。
學校現狀
2000年以來,學校辦學硬件不斷規范,現有嶄新的綜合樓兩幢,學生宿舍兩幢(其中公寓式與普通宿舍各一幢),600余平方米的現代化食堂實行打卡用餐;現 *** 、化、生實驗室五個,可供200多名學生同時進行實驗操作。有寬敞明亮的微機室、語言室、形體室、中西畫室、階梯教室、大小會議室;足球運動場、籃球場、羽毛球、乒乓球場等素質教育場地一應俱全。特別是2005年上期得到大渡口區教委的大力支持,投資近100萬元,對現有教學大樓進行了裝修,硬化了現有操場并增設塑膠跑道,使學校硬件建設日臻完善。
建校至今先后有付哲民、張玉瑛、盧文珍、茍子云、唐良澤、汪小川、劉本玉、唐天權、楊富強在校擔任校長;歷任黨支部(總支)書記為:張佩林、馮保才、張德鳳、唐天權、劉春華、唐洪峰。
2004年以來,原任校長楊富強凝聚全校師生精神和力量,致力于提升學校的形象、聲譽度、美譽度;著力于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可信度、知名度,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能力,自信度、成功度,完成四“重”任務--重建班子、重組隊伍、重聚人心、重鑄輝煌,帶領學校走上快速發展之路。
在班子內部,形成“團結、和諧、信任”的民主氣氛。團結進取,分工協作,互相信任、互相補臺。經過磨合,學校班子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明確辦學目標。堅持“科研興校、發展個性、創造成功”的辦學理念,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政策導向,嚴格管理,感情投入,學校建立起了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湛、善于管理并有獨創精神和能力的干部隊伍。
學校有一支基礎扎實、敬業愛崗、開拓進取具有現代觀念和技術的研究型、專家型教師隊伍,全校現有教職工108人,教師中本科生學歷占79人,研究生型教師7人,中高級教師47人。近年來教師在參加市、區級優質課大賽中先后有12人次獲得各類獎項,教師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在市、區論文評比、發表、交流的有89篇。學校結題和立項的國家、市、區級科研課題、子課題4項。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育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培養為重點,提供適應不同學生的教育服務。根據學生差異,幫助學生成功、引導學生成功、鼓勵學生成功,創造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舞臺和體驗。把學生培養成學有專長、人格健全、和諧發展的學生。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校歷年的高考上線率均穩居全市同類學校前列,尤其是近幾年我校的高考上線率保持在56-64%的較高水位,每年為高等學校輸送大量的學生。
在重視學生的文化知識的同時,學校十分注重學生的特長和興趣的培養、注重素質教育,曾先后被九龍坡區和大渡口區授予田徑運動,射箭運動特長學校,培養的運動員多次在區運動會上奪冠,并代表區參加市級運動會且取得較好的成績。學校的學生小提琴班(隊)時常活躍在各種舞臺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搭建平臺,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材做出了極大的貢獻。[1]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分享見解,
點擊發布
糾錯
參考資料
[1] 重慶市茄子溪中學學校介紹 · 趣學優 [引用日期2013-05-20]
70后子宮肌瘤怎么辦?告訴大家一個簡單速效的 *** !在家輕松調理
?
歐利優廣告
尿路感染怎么調理?
?
仕賽廣告
重慶市高中排名前二十,2021年新排名
最近11分鐘前有人下載
很多同學都十分關心高中的排名情況,那么重慶有哪些比較好的高中...你想知道的,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拼多多
深圳前海新之江信息..廣告
大家還在搜
怎樣學好地理高中 ***
高中地理補課
重慶市所有高中排名
除甲醛
服裝定制廠家
家用餐桌價格
吸塵器設備
商用蒸饅頭用的蒸箱
廣告
超人氣顏值主播,點擊近距離互動
相關推薦
重慶市茄子溪中學_相關院校
重慶市楊家坪中學重慶市重點中學
查看詞條
重慶市第二十八中學校重慶女子技術學校
查看詞條
重慶渝高中學重慶市首批聯招學校
查看詞條
重慶市渝西中學重慶市重點中學
查看詞條
重慶市民族中學校重慶師范大學實習基地
查看詞條
重慶復旦中學一所百年歷史名校
查看詞條
重慶市鐵路中學校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
查看詞條
重慶市望江中學普通高級完全中學
查看詞條
重慶市巴南中學校全國和諧校園先進學校
查看詞條
重慶第95中學重慶市示范初中
查看詞條
重慶市朝陽中學重慶市重點中學
查看詞條
詞條貢獻者
該詞條共有25人參與編輯,查看全部
詞條有幫助,感謝貢獻者
意見反饋權威合作百科協議
百度百科是免費編輯平臺,無收費代編服務 | 詳情
?
Baidu 京ICP證030173號
編輯
傳視頻
TA說
目錄
在
重慶茄子溪中學直播班怎么樣
不錯。重慶市茄子溪中學重慶市大渡口區委盧成職稱,始建于1957年重慶市大渡口區委盧成職稱,隸屬大渡口區教委,位于重慶市大渡口區釣魚嘴“兩江四岸”開發區。學校秉承“浩融術藝,相約成功”辦學理念,已發展為以“善、韌、合”為核心元素重慶市大渡口區委盧成職稱的“溪文化”濃郁的高級完全中學。積極推進本色課程建設,開設成都七中網校直播班,2015年高考上線率達到92.4%。重慶市茄子溪中學的直播課很好,很有用。
希望杯2008成都獲獎名單 初一的19屆
2008年希望杯數學競賽獲獎學生名單(初一年級)
學校名稱 學生姓名 獲獎等級 輔導老師所在年級
卓山中學 伍健波 三等獎 張曉紅 初一
卓山中學 林美霞 三等獎 張曉紅 初一
中山一中 龍浩民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古裔正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蔣繼研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駱云飛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李天俊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劉智聰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黃泳熙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容梓昊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劉源祺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蕭安琪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區永輝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饒俊益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何嘉照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洪家杰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一中 盧翠婷 一等獎 劉浩 初一
中山紀念中學 莫曉彤 一等獎 許文 初一
中山紀念中學 盧子川 一等獎 許文 初一
中山紀念中學 李銳深 一等獎 劉錄江 初一
中山紀念中學 陳亨杰 一等獎 劉錄江 初一
云衢中學 梁家鴻 二等獎 吳蘇偉 初一
云衢中學 甘藹恩 二等獎 吳蘇偉 初一
云衢中學 范嘉琪 三等獎 梁冬云 初一
云衢中學 梁展霖 三等獎 吳蘇偉 初一
云衢中學 張正剛 三等獎 梁冬云 初一
云衢中學 劉 江 三等獎 吳蘇偉 初一
云衢中學 嚴焯林 三等獎 吳蘇偉 初一
云衢中學 石俊生 三等獎 梁冬云 初一
永寧中學 梁浩文 二等獎 馮葉平、楊健雄 初一
永寧中學 蔣滕峻 三等獎 馮葉平、楊健雄 初一
新長江學校 李 鑫 三等獎 符英華 初一
小欖一中 樊智恒 二等獎 李勝芝 初一
小欖一中 鄧展橋 二等獎 陳德保 初一
小欖一中 劉智堅 三等獎 李勝芝 初一
小欖一中 李銘浩 三等獎 李勝芝 初一
小欖一中 黃嘉楊 三等獎 陳德保 初一
小欖菊城中學 洪國瑞 三等獎 曾繁富 初一
小欖菊城中學 龐興杰 三等獎 曾繁富 初一
小欖華僑中學 鄧景鴻 二等獎 任天鳴、陳正錄 初一
小欖華僑中學 梁永豪 二等獎 任天鳴、陳正錄 初一
小欖華僑中學 梁振耀 二等獎 任天鳴、陳正錄 初一
小欖華僑中學 袁匯庭 三等獎 任天鳴、陳正錄 初一
小欖花城中學 譚文宇 一等獎 鄭素娟 初一
小欖花城中學 鐘鎮超 一等獎 鄭素娟 初一
小欖花城中學 范智明 一等獎 鄭素娟 初一
小欖花城中學 李錦華 二等獎 鄭素娟 初一
小欖花城中學 薛德釗 二等獎 鄭素娟 初一
小欖花城中學 覃家候 二等獎 鄭素娟 初一
小欖花城中學 戚紹濤 二等獎 鄭素娟 初一
小欖花城中學 袁嘉淦 二等獎 鄭素娟 初一
小欖花城中學 何錦燊 三等獎 鄭素娟 初一
小欖第二中學 張濱健 二等獎 溫作銘 初一
小欖第二中學 覃金龍 三等獎 溫作銘 初一
小欖第二中學 楊慧焜 三等獎 溫作銘 初一
小欖第二中學 陳勇強 三等獎 溫作銘 初一
溪角初級中學 劉錫濠 二等獎 李鋒 初一
溪角初級中學 陳鵬元 二等獎 李鋒 初一
西區初級中學 余振濤 三等獎 趙建中、林肖紅 初一
西區初級中學 趙 怡 三等獎 趙建中、林肖紅 初一
五桂山學校 楊仲豪 三等獎 李 斌 初一
坦洲中學 梁美燕 一等獎 廖雪生 毛會麗 初一
坦洲中學 梁偉文 二等獎 廖雪生 毛會麗 初一
坦洲中學 吳鎮升 二等獎 廖雪生 毛會麗 初一
坦洲中學 王藝迪 二等獎 廖雪生 毛會麗 初一
坦洲中學 劉振宇 二等獎 廖雪生 毛會麗 初一
坦洲中學 吳允堅 三等獎 廖雪生 毛會麗 初一
坦洲中學 方 彬 三等獎 廖雪生 毛會麗 初一
坦洲中學 張林國 三等獎 廖雪生 毛會麗 初一
坦洲實驗中學 吳百川 一等獎 何海輝 初一
坦洲實驗中學 吳嘉杰 二等獎 何海輝 初一
坦洲實驗中學 黃偉良 二等獎 鄧凱 初一
坦洲實驗中學 梁翠茹 二等獎 何海輝 初一
坦洲實驗中學 湯文結 二等獎 何海輝 初一
坦洲實驗中學 吳永曄 二等獎 鄧凱 初一
坦洲實驗中學 高紫玲 二等獎 何海輝 初一
坦洲實驗中學 黃家榮 二等獎 何海輝 初一
坦洲實驗中學 張碧星 二等獎 鄧凱 初一
坦洲實驗中學 王 偉 三等獎 鄧凱 初一
坦洲三中 陳翠玲 三等獎 劉俊、鄭妙貞 初一
坦洲三中 黎志恒 三等獎 劉俊、鄭妙貞 初一
坦洲匯翠學校 湯健樂 三等獎 程單刀 初一
市中專 *** 班 張 健 二等獎 徐國勝 初一
市華僑中學 葉展鴻 一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陳炯其 一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黃 婷 一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劉俊豪 一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陳鑒銘 一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劉廣發 一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陳澤洪 一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高百汶 一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劉月媚 一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羅健強 一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區泳昌 二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蘇翠庭 二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湯嘉泳 二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仇鑒之 二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馮冠雍 二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劉嘉偉 二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朱健新 二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鄭浩桐 二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唐沁驍 二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江 楠 二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韓松佑 二等獎 習輝明 初一
市華僑中學 梁潔星 二等獎 習輝明 初一
石岐中學 周子恒 二等獎 馮淑風 初一
石岐中學 黃君樂 二等獎 馮淑風 初一
石岐中學 林俊權 二等獎 馮淑風 初一
石岐中學 楊文杰 二等獎 馮淑風 初一
石岐中學 黃少華 三等獎 馮淑風 初一
石岐中學 梁錦浩 三等獎 馮淑風 初一
石岐啟發中學 霍浩鈞 一等獎 黎子卿 王建平 初一
石岐啟發中學 吳國濱 一等獎 黎子卿 王建平 初一
石岐啟發中學 李妙玲 二等獎 黎子卿 王建平 初一
石岐啟發中學 李燦宇 二等獎 黎子卿 王建平 初一
石岐啟發中學 何永俊 二等獎 黎子卿 王建平 初一
神舟學校 李 強 二等獎 初一
神舟學校 羅少霞 三等獎 初一
神舟學校 劉家新 三等獎 初一
神灣中學 陳樹和 三等獎 皮雄亞 初一
沙溪中學 陳建豪 三等獎 吳少林 初一
沙溪中學 雷晶海 三等獎 吳少林 初一
沙溪中學 劉輝明 三等獎 吳少林 初一
沙溪中學 劉美盼 三等獎 吳少林 初一
沙欄中學 何健枝 三等獎 張小平 初一
沙欄中學 何升平 三等獎 張小平 初一
沙欄中學 陳錦泉 三等獎 張小平 初一
沙欄中學 梁垣科 三等獎 張小平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梁曉遜 一等獎 李皓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何俊發 一等獎 胡新國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班效勐 一等獎 尹星星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區炳堅 一等獎 李皓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田方澤 一等獎 胡新國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陳彥光 一等獎 李皓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吳志強 一等獎 尹星星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黃中展 一等獎 胡新國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劉偉杰 一等獎 胡新國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張立其 一等獎 李皓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黃駿儒 一等獎 李皓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何婉瑩 一等獎 胡新國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肖志健 一等獎 李皓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梁詩莉 一等獎 胡新國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鐘嘉敏 一等獎 李皓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鄭樂怡 二等獎 李皓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梁景文 二等獎 胡新國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胡冠鏘 二等獎 尹星星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黃海燕 二等獎 李皓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楊關道 二等獎 李皓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譚志文 二等獎 尹星星 初一
三鑫雙語學校 楊文聰 二等獎 胡新國 初一
三鄉中學 許鵬輝 三等獎 初一
三鄉中學 諸 清 三等獎 初一
三鄉中學 陳炯杰 三等獎 初一
三鄉中學 司徒華倫 三等獎 初一
三民學校 梁鈺堅 三等獎 李玉珍 初一
三民學校 梁結明 三等獎 李玉珍 初一
三角中學 吳緗艷 三等獎 黎應球 初一
三角中學 陳麗儀 三等獎 黎應球 初一
牛角中學 陳廣鎮 三等獎 席長虹 初一
南頭初級中學 梁毅文 三等獎 劉丁武 初一
南頭初級中學 趙浩榮 三等獎 梁文昌 初一
南頭初級中學 崔潮章 三等獎 梁文昌 初一
南頭初級中學 梁志鵬 三等獎 梁文昌 初一
南頭初級中學 王思甜 三等獎 劉丁武 初一
民眾中學 繆耀鴻 二等獎 崔超 初一
民眾中學 李偉少 三等獎 崔超 初一
民眾中學 孫穎賢 三等獎 崔超 初一
民眾中學 雷家建 三等獎 崔超 初一
馬新中學 吳喜華 三等獎 王國富 初一
馬新中學 黃智杰 三等獎 王國富 初一
馬新中學 吳涓燕 三等獎 王國富 初一
馬新中學 梁浩杰 三等獎 王國富 初一
良都中學 梁顯新 二等獎 潘俊軍 初一
良都中學 梁泳聰 三等獎 潘俊軍 初一
良都中學 翁茹萍 三等獎 潘俊軍 初一
浪網中學 馮振興 三等獎 梁衛強 初一
浪網中學 蕭家輝 三等獎 梁衛強 初一
浪網中學 黃富華 三等獎 梁衛強 初一
開發區一中 陳嘉彬 二等獎 陳福勇 初一
開發區一中 揭曉宇 二等獎 陳福勇 初一
開發區一中 曹小剛 三等獎 陳福勇 初一
開發區一中 梁佩清 三等獎 陳福勇 初一
開發區一中 鄭紹勇 三等獎 陳福勇 初一
開發區一中 梁立強 三等獎 陳福勇 初一
錦標學校 紀銥星 三等獎 秦元堅 初一
錦標學校 歐 靚 三等獎 徐仲林 初一
黃圃鎮中學 陳納淳 二等獎 黃強 初一
黃圃鎮中學 冼凱儀 二等獎 黃強 初一
黃圃鎮中學 朱 嘉 二等獎 黃強 初一
黃圃鎮中學 粱錚韻 二等獎 黃強 初一
黃圃鎮中學 鄒海銘 二等獎 黃強 初一
黃圃鎮中學 高葉淇 三等獎 黃強 初一
黃圃鎮中學 黎少豐 三等獎 黃強 初一
黃圃鎮中學 李柏春 三等獎 黃強 初一
華師中山附中 董文浩 一等獎 聶少林\孔凡忠 初一
華師中山附中 劉奕鑫 一等獎 聶少林\孔凡忠 初一
華師中山附中 王 旭 一等獎 聶少林\孔凡忠 初一
華師中山附中 簡柱枝 二等獎 聶少林\孔凡忠 初一
華師中山附中 林群英 二等獎 聶少林\孔凡忠 初一
華師中山附中 吳旖晴 二等獎 聶少林\孔凡忠 初一
華師中山附中 徐圳強 二等獎 聶少林\孔凡忠 初一
華師中山附中 黃祖熙 二等獎 聶少林\孔凡忠 初一
華師中山附中 李蒙毅 二等獎 聶少林\孔凡忠 初一
華師中山附中 鄺金堅 二等獎 聶少林\孔凡忠 初一
華師中山附中 梁坤銘 二等獎 聶少林\孔凡忠 初一
橫欄中學 馮泳潮 三等獎 黃玉玲 初一
濠頭中學 曾俞煬 三等獎 黃志堅 初一
濠頭中學 黃志景 三等獎 蔣仕英 初一
濠頭中學 陳曉君 三等獎 黃志堅 初一
海洲中學 鄧 葦 二等獎 梁景調 初一
海洲中學 黃登杰 三等獎 梁景調 初一
海洲中學 楊 坤 三等獎 梁景調 初一
桂山君里學校 陳夢杰 二等獎 馬俊 初一
桂山君里學校 李駿通 二等獎 馬俊 初一
桂山君里學校 周曉俊 三等獎 馬俊 初一
桂山君里學校 林進騰 三等獎 馬俊 初一
廣外中山外校 關景圖 三等獎 李少東 初一
廣外中山外校 李奕寬 三等獎 譚小樂 初一
廣浩學校 陳 渝 三等獎 榮金虎 初一
古鎮初級中學 鄭烺杰 二等獎 袁蘭芳 初一
古鎮初級中學 區永亮 二等獎 袁蘭芳 初一
古鎮初級中學 龍永康 二等獎 袁蘭芳 初一
古鎮初級中學 鄭智彬 三等獎 袁蘭芳 初一
古鎮初級中學 曹漢富 三等獎 袁蘭芳 初一
古鎮初級中學 董杰夫 三等獎 袁蘭芳 初一
港口中學 黃家曦 二等獎 李新雄 初一
港口中學 白 柯 三等獎 李新雄 初一
港口中學 伍光湖 三等獎 李新雄 初一
港口中學 吳家偉 三等獎 李新雄 初一
阜沙中學 李子楊 三等獎 郭炳泉 初一
阜沙中學 林敏濤 三等獎 郭炳泉 初一
東升旭日中學 吳致銘 三等獎 馮曉紅、梁勝有 初一
東升旭日中學 梁耀坤 三等獎 馮曉紅、蘇鳳蓮 初一
東升旭日中學 易銘釗 三等獎 馮曉紅、吳杏萍 初一
東升旭日中學 梁淑燕 三等獎 馮曉紅、張蘇偉 初一
東升旭日中學 劉煜文 三等獎 馮曉紅 初一
東升旭日中學 余曉東 三等獎 馮曉紅、吳杏萍 初一
東升初級中學 郭羽俊 二等獎 胡俊、吳權枝 初一
東升初級中學 彭嘉恒 三等獎 胡俊 初一
東升初級中學 陳育彬 三等獎 胡俊、余聰香 初一
東區中學 梁梓龍 三等獎 唐羽 初一
東區松苑中學 陳文坤 三等獎 麥雄軍 初一
東區松苑中學 吳炳輝 三等獎 麥雄軍 初一
東鳳中學 廖銓華 一等獎 劉志彬 初一
東鳳中學 高彬成 三等獎 劉志彬 初一
東鳳中學 歐利儀 三等獎 劉志彬 初一
東鳳中學 楊 斌 三等獎 劉志彬 初一
東鳳二中 鄧慧欣 一等獎 初一
東鳳二中 黃倩莊 三等獎 于春秋 初一
大南中學 吳潔勇 三等獎 林錫華 初一
曹步中學 鄧建釗 二等獎 區艷霞 初一
曹步中學 李權勝 二等獎 區艷霞 初一
博文學校 李志鵬 一等獎 湯勇 初一
博文學校 郭宣宏 一等獎 湯勇 初一
博文學校 鄭子立 一等獎 湯勇 初一
博文學校 江健華 一等獎 湯勇 初一
博文學校 羅桂釗 一等獎 湯勇 初一
博文學校 郭 鎧 一等獎 湯勇 初一
博文學校 蔣家樂 一等獎 湯勇 初一
博文學校 陳志浩 一等獎 湯勇 初一
博文學校 霍建文 一等獎 李朝暉 初一
博文學校 胥天童 一等獎 湯勇 初一
博愛中學 麥躍欣 二等獎 湯靜中 初一
博愛中學 鄭坤維 二等獎 初一
博愛中學 張曉林 三等獎 湯靜中 初一
博愛中學 王小槐 三等獎 湯靜中 初一
博愛中學 曾梓健 三等獎 湯靜中 初一
博愛中學 鄭建洋 三等獎 湯靜中 初一
博愛中學 周健恒 三等獎 湯靜中 初一
北區中學 甘昊文 二等獎 陳鳳嵐 初一
北區中學 張子澳 二等獎 陳鳳嵐 初一
北區中學 雷凱聰 二等獎 陳鳳嵐 初一
北區中學 羅冠忠 三等獎 陳鳳嵐 初一
板芙中學 霍旭明 三等獎 王國歡 初一
板芙一中 劉妙儀 三等獎 周有騰 初一
板芙一中 徐煥雯 三等獎 周有騰 初一
板芙一中 劉威光 三等獎 周有騰 初一
板芙一中 曹銀都 三等獎 周有騰 初一
四川 楊慧青 成都市大邑外國語學校 初一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辛瑞 成都外國語學校 初一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嚴寬 成都華西中學 初一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李俊憬 成都市三原外國語學校 初一 二等獎 2008年 是
四川 吳修億 成都名師堂學校 初一 一等獎 2008年 是
四川 馮婧 成都名師堂學校 初一 二等獎 2008年 是
四川 李璐呈 成都名師堂學校 初一 二等獎 2008年 是
四川 肖皓月 成都名師堂學校 初一 二等獎 2008年 是
您現在的位置:希望杯?獲獎查詢
姓名 省區 請選擇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慶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河南 安徽 山東 湖北 湖南 江蘇 浙江 江西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貴州 四川 云南 陜西 甘肅 寧夏 青海 新疆 澳門 年級 請選擇 初一 初二 高一 高二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獎項 請選擇 一等 二等 參賽時間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獲獎名單
省區 姓名 學校 年級 獎項 參賽時間 是否注冊
四川 邵雄嶼 成都樹人學校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四川 李思衡 四川師大附屬實驗學校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趙舞雩 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呂圳沖 成都望子成龍培訓學校 五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傅耀 成都望子成龍培訓學校 五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蒲康 成都望子成龍培訓學校 五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四川 何彧 成都龍王廟小學 五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沈子涵 成都名師堂學校 五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四川 傅世博 成都樹人學校 五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岳庭玉 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 五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王翔 成都未來學校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四川 鄒志鵬 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梁辰 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熊馨 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鐘立文 四川省都江堰市交大附小 五年級 一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熊藝凡 四川省都江堰市南山學校 六年級 一等獎 2008年 否
四川 王志航 四川省都江堰市寧江學校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袁瑞 重慶大帝學校 四年級 一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蔣羽鎮 重慶大帝學校 四年級 一等獎 2008年 是
重慶 魯運 重慶大帝學校 六年級 一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董永佳 重慶大帝學校 六年級 一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陳龍 重慶大帝學校 六年級 一等獎 2008年 是
重慶 況銳涵 重慶大帝學校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吳書昊 重慶大帝學校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重慶 肖堯 重慶大帝學校 五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陳金坤 重慶大帝學校 五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譚景元 重慶大帝學校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郭垠沛 重慶大帝學校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劉凡楨 重慶大帝學校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周晉妤 重慶大帝學校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周豐育 重慶市南岸區四公里小學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重慶 陳思行 重慶市南岸區四公里小學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重慶 付纖羽 重慶市大渡口區實驗小學 六年級 一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周奕杉 重慶市大渡口區鈺鑫小學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陳一鑫 重慶市大渡口區靈靈思維培訓中心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鄭義明 重慶市大渡口區靈靈思維培訓中心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楊航 重慶市大渡口區靈靈思維培訓中心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重慶 付弋珂 重慶自力學校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重慶 劉垠村 重慶市新干線教育中心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陜西 趙居易 西安交大附屬小學 六年級 一等獎 2008年 是
陜西 白睿航 西安市慶華小學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陜西 薛凱文 西安交大附屬小學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陜西 張澤宇 岐山縣實驗小學 五年級 一等獎 2008年 是
陜西 劉佳 岐山縣陜九子校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陜西 呼延旭東 岐山縣城關小學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陜西 凈浪 岐山縣實驗小學 五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陜西 徐樹源 千陽縣啟文小學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陜西 雷文煜 千陽縣啟文小學 六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是
甘肅 于博 民樂縣洪水小學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甘肅 徐建文 民樂縣洪水小學 四年級 二等獎 2008年 否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