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程師,職稱評審是事關職業發展的重要一環,而重慶評中級職稱年限怎么算則是評審中的關鍵要素之一。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剖析重慶評中級職稱年限怎么算的內涵和重要性,為您解答職稱評審中的種種疑問。

微信號: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1. 視同繳費指數怎么算?

視同繳費指數怎么算?

繳費指數的高低與退休后的養老金多少有直接關系,已經退休的都有視同繳費這一塊,尤其是退休多年的人員,他們退休時的視同繳費年限占很大的比例,幾年的實際繳費率確代表了幾十年繳費率,也正是失業前的那幾年,企業半死不活的,工人拿生話費待崗的,那時的繳費指數可想而知,就是因為當時繳費額太低了,后來才有了社平工資60%為繳費額下限,92年社保下來做推廣調研時,本人就說過,參保前的工齡要按統一標準計算,參保后的工齡按實邀計算,當時代隊的說″這是必須的",可現在怎么算的,親們都知到,見過百分之二十幾的繳費率嗎,那不就是企業最難的時候出的么訛子嗎。

退休時繳費率會有個折加,(1+實際繳費率÷2)但當年退休的能達到80%就算多的了,本人失業前參保9.6年,個人帳戶余額3900元,親們想想當年的繳費額(率)有多低了。

視同指數到底應該怎么算?這個問題是企業退休“中人”一直關心的問題,也是現在事業退休“中人”最關心的問題。企業退休職工是90年代就實行了養老金制度改革,事業人員于1994年10月實行養老金改革。很多退休人員在改革以前參加工作沒有繳納社保費用,改革以后工作時間不長繳納社保費時間不長,個人賬戶儲存額不多,計算養老金怎么辦? *** 出臺了一項過渡性養老金加以補充。過渡性養老金是由視同繳費指數為主計算的,由于視同年限沒有繳費,指數從何而來?因為繳費指數=個人工資基數/社會平均工資,既然是把改革前沒有繳費工齡視同繳費,那么指數也作視同繳費計算,也應該由本人工資除以社平工資得來,這樣才公平,才能體現多勞多得。在企業率先實行養老金公式計算中,很多地方在“中人”視同指數的確定上,是應用“視同指數=1”的辦法計算企業“中人”養老金的。結果使實繳指數高,視同期間職級高、工資高的退休人員由于政策規定沒有繳費年限,用“視同指數=1”計算,這樣降低了他們的平均指數,使企業“中人”養老金在計算中受到了很大損失。就以本人為例:視同年限24年,實繳年限15年,視同期間有3年是按本人工資為基數繳了社保費的,93年繳費指數為1.96,由于96年建立個人賬戶,前三年被劃入視同年限,而且實繳期間繳費指數也較高,實繳指數為1.38。因為“視同指數=1”使養老金計算中平均指數被降為1.1355。因為企業養老金計算中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都是用平均指數參與計算的,都與“視同指數=1”有關,所以養老金計算很低。以本人為例身為高級職稱工資較高,繳費也高,當時養老金計算只有1571.82元,經八年調整兩年高工傾斜,目前養老金也只有3364.78元。(其它工齡長的職工也一樣)見圖1

2014年10月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后,事業“中人”也面臨同樣問題, *** 針對此情況作了改進,對于事業“中人”視同指數規定不是以“視同指數=1”計算,而是以職務高低、級別高低、分類調整三塊來確定視同繳費指數的,使視同指數更進一步規范化和合理化。并且在過渡性養老金公式中,把企業以平均指數計算改為視同指數計算,視同指數具體怎么規定,各地制定可能不完全相同。以山東為例副處及高級職稱為1.657,中級、科級1.3,其它人員也有具體規定。舉例如圖2:

以圖2事業“中人”副高職稱,視同指數計算舉例: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上年月社平*視同指數*視同年限*0.013 有:

視同指數=過渡性養老金/(上年月社平*視同年限*0.013)=4353.72/(5297*38.17*0.013)=1.657,對照圖2該“中人”養老金計算數據雖然沒展示計算過程,視同指數是可以算出來的。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重慶評中級職稱年限怎么算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重慶評中級職稱年限怎么算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歡迎大家多多關注納才網職稱評審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