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工資級別一覽表

職稱工資級別一覽表如下:

微信號: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1.工資等級工資等級主要反映不同崗位之間的工資結構中的差別,它以崗位評價和崗位分級的結構為依據,根據崗位評價得到的每個崗位的最終點數,劃分崗位等級,并使工資等級與崗位等級一一對應。

2.工資檔次由于同一工資等級的員工在能力上有差別,在實際工資管理中企業可根據員工能力、績效等情況,將工資等級進一步細分,即將同一工資等級劃分成若干個檔次。

3.工資極差工資級差是指不同等級之間工資相差的幅度,即企業內更高等級與更低等級的工資比例關系以及其他各等級之間的工資比例關系。

[重慶市]重慶正高職稱工資對照表,重慶正高職稱工資對照表最新

事業單位高級工的工資標準是多少?

單位的高級工年全部收入(含公積金)大概為115568元,平均每月大概為9631元。

機關事業單位的高級工也叫工人。他們的待遇也是根據 ***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內容發放的。高級工是事業單位的工作之一,屬于工人身份。

工人和工人技能崗位分為五級,一級對應高級 *** 崗位,二級對應 *** 崗位,三級對應高級工人崗位,四級對應中級工人崗位,五級對應初級工人崗位。高級工處于工人技術崗位的中間位置,工資自然處于中間水平。

級別工資檔次對照表 公務員

級別工資檔次對照表如下圖:

公務員職務工資標準(領導職務):國家級正職4000元/月;國家級副職3200元/月;省部級正職2510元/月;

省部級副職1900元/月;廳局級正職1410元/月;廳局級副職1080元/月;縣處級正職830元/月;縣處級副職640元/月等。

公務員工資套改等級標準對照表是2006年7月開始實施的最新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套改工資表、標準對照表等資料軟件大 *** 。

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將建立由四部分組成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崗位績效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四部分。

2022年新版薪級工資表

薪級工資標準

1、崗位工資(元)

中學高級教師(副高職稱)崗位為七級(930元)中教一級崗位(小教高級)為十級(680元)中教二級(小教一級)崗位為十二級(590元)中教三級(小教二級、員級)崗位為十三級(550元)

2、薪級工資

注:共65級,61-65級工資標準略。各專業技術崗位的起點薪級工資為一級崗位34級二至四級崗位25級五至七級崗位16級八至十級崗位9級十一至十二級崗位6級十三級崗位1級

二、首先了解一下工資改革后構成部分:

1、崗位工資

這部分所聘職稱崗位工資,教師屬于專業技術人員一般分為員級(小二、中三或未定級)、助理級(小一、中二、助教)、中級(小高、中一、講師)、副高級(中高、副教授)、高級(教授)等,根據職稱可以從套改表崗位工資欄目中直接查出。

2、薪級工資

這部分工資中差別更大的,與教齡、大專以上的學齡時間、職稱任職時間有關,也是查對的,

1、計算:

任職時間:2006-?(職稱聘任時間)+1注:這里職稱聘任時間一般為更高聘任時間”

套改年限:2006-參加工作年份+1[+大專以上的學齡(在校)時間-間斷工齡]

2、根據以上計算得出結果,在職稱任職年限時間段與套改年限橫豎交叉點找出相應的數字,即為薪級工資檔次,從表中找到該檔工資額就是薪級工資。

上面兩項為國家標準,是基本工資,也是這次工改變化部分。

附:1)、工資套改標準對照表

2)、薪級工資查詢表

本次工改基本工資為:(崗位工資+薪級工資)×(100%+10%)

其中10%是針對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基礎上,再增加總數的10%)

用工改后的基本工資-工資前兩項(職務工資、津貼)之和,所得差額即為此次調整后增加的工資。

四、績效工資

省標、地方崗位補貼、一個月基本工資額(年終一次性獎金取消)等全放在這。

五、津貼工資

艱苦地區和特殊津貼,江蘇省沒有。

拓展資料:每個地方的標準不一樣,也因人而異。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對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準。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中級,正高,副高不同職稱級別待遇差多少

1、職稱與工資待遇直接掛鉤

職稱級別對應不同的崗位級別,職稱崗位級別共分12級,其中,12、11級為初級;10級~8級為中級;7級~5級為副高級;4級~1級為正高級。

2、不同職稱級別的工資待遇會有差別,而即使是同一職稱級別,但崗位級別不同,工資待遇也不同。

以省直為例,正高的4級可能會掙到5000元~6000元,3級大約為7000元左右,2級就可能達到8000多元。而副高的工資大約在3000元~4000元,中級職稱的工資一般在3000元以下。

3、但同一職稱,不同地區因經濟水平有差別,工資水平也跟著浮動。

比如,同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城市比,吉林的工資水平要低得多。“只要單位接收,具有相應職稱的人員在全國范圍內是可以橫向流動的,而且可以享受當地的工資待遇水平。”

4、除了與工資的掛鉤,職稱的級別越高,在國家一些資助培養項目的取得上就更有優勢。

比如,國家常有一些人才項目,取得這些項目的項目帶頭人和項目負責人,都要在職稱上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行。

另外,這種“優待”也體現在一些公派留學和高層次人才的繼續教育上。在人才的人才的選拔方面,對職稱也有要求,比如省級人才榮譽,如省級拔尖人才、省級專家,職稱都得在副高以上。國家的一些榮譽,如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特殊計劃人才,基本上要達到正高級職稱。

1、 職稱評審

共分29大系列上百個專業

“職稱評審工作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激勵專業技術人員在崗位上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各行業的專業技術水平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通過不同層級的職稱評審,各單位在選人用人方面也有了參考。”這位工作人員說。

據介紹,目前我國職稱從評定方式來分,可以分三類。一類是考試類的,第二類是考評結合的,第三類就是評審類的。

目前,列入評審類的職稱共分29個大的系列。

包括衛生系列、不同領域的工程系列、教師系列、藝術系列和檔案系列等等。每個系列下設很多專業,比如檔案系列包括經濟檔案、行政檔案等等,“所有的專業加在一起,有上百個。”

2、晉升時間

本科學歷初級到正高約需15年

一位專業技術人員,從初級職稱到正高級職稱,大約需要多少年的時間?

“不同的學歷,不同專業,每晉升一級要求間隔的時間是不同的。”這位工作人員介紹。一般情況下,本科學歷從初級到中級,需要5年,中級到副高,需要5年,副高到正高,需要5年。“如果每晉升一級都順利過關的話,從初級到高級,大約需要15年的時間。”

不過,也有破格評審的特例。除了間隔時間上的要求,職稱評審,需要職稱外語、職稱計算機都達到規定的條件,這些都是“硬件”。如果有一個“硬件”達不到,就要有突出的成就和表現,才可以破格。當然,更厲害的,可以從中級直接晉升為高級,這屬于跨臺階評審。“這樣的特例在全省也是極少的。”這位工作人員表示。

3、淘汰率

正高級職稱評審淘汰率超40%

每年我省通過職稱評審的人數是多少?

“沒有總量的控制,但從這兩年評審的情況來看,通過職稱評審(中級到正高級職稱)的人數,在1.7萬到2萬人左右。通過人數約占參評人數的60%左右。”

而每一個級別的職稱,各評審委員會也都會把握一定的通過率。

一般,正高級職稱通過率在60%以內,副高級和中級的通過率在70%以內。如果倒過來表述,那就是正高級職稱的淘汰率要在40%以上,副高級和中級的淘汰率在30%以上。

從目前每年我省晉升各級別職稱人數上看,正高級職稱人數約占15%~20%,副高級職稱的約有30%~40%,其余的為中級職稱。

“這樣規定并不是限制專業技術人員的發展,而是要宏觀調控專業技術人員結構比例,不能把職稱評多了,評"毛"了,要使職稱工作梯隊式的發展。

而具有不同職稱的人數是一個動態的數字。“因為職稱評完之后,有流轉的情況,如調出本省,也有自然的消耗,如退休和去世。”據估算,我省目前具有正高級職稱的人數約有9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