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重慶評高級職稱的條件?

對于學歷,碩士或雙學位擁有者需有2年助工資格,本科需4年,專科同樣4年。助工年限成為關鍵門檻。 工作單位和社保要求與初級職稱一致,同樣看重主城九區的任何一個條件。 同樣需要一年以上的社保證明或繳費記錄來支持你的申請。

微信號: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申報高級職稱的人員應具有碩士以上學位,不超過45周歲,具備工作經驗,不少于8年。申報高級職稱的人員應具備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科研成果,包括發表的學術論文、獲得的專利、承擔的科研項目,具備一定的學術影響力。

在重慶評審高級工程師的話一般最常見的要求就是取得中級職稱滿五年,然后來申報高級。如果沒有中級職稱的話,有一級建筑師證書滿五年也能直接評審高級工程師。關于職稱板塊,詳細內容需要了解的可以咨詢 *** HR。

高級職稱:具備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位,從事本專業工作滿5年,有高的專業技能水平和業務能力,能獨立完成重要專業任務。中級職稱:取得本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工業滿三年,業務能力好。初級職稱:取得本專業專科及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工業滿兩年,有專業技能和業務能力。

重慶評高級職稱的條件擴展閱讀 破格評審范圍 對不達規定學歷要求或不滿相應的任現職年限,若業績、貢獻特別突出者,可根據相應的破格條件破格申報評審。不允許學歷和任現職年限雙重破格。破任現職年限晉升者,只準比正常晉升規定的相應年限最多提前兩年。破學歷晉升者,須滿足下列相應專業工齡要求。

職稱評審主要是根據自身條件與資歷,比如:學歷、專業技術年限、工作業績、論文、專利獲獎等,按照當年的政策申報要求,規范性整理好申報材料,在規定時間上報即可。其中重要的也是需要先滿足的就是學歷和工作年限,尤其人才參與的是高級職稱評審,那就更是如此了。獲博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

工程師職稱申報條件?

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十年以上,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并需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十五年以上,并擔任中級的職務五年以上。

中專畢業:在同專業或相近專業崗位上見習期滿1年,可認定為技術員,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可認定助理工程師。大專畢業: 在同專業或相近專業崗位上見習期滿1年,可認定為技術員,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可認定為助理工程師。

評中級工程師職稱的條件:學歷與資歷 中專畢業工作滿5年,或大專畢業工作滿3年,或本科畢業工作滿1年,或碩士畢業經考核合格者可申報助理工程師職稱。大專或本科畢業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4年以上(含5年),或碩士畢業從事助理工程師工作2年以上,或博士畢業經考核合格者可申報中級工程師職稱。

例如,大學本科畢業的工程師需要具備五年以上的專業技術工作經驗和四年以上的助理職務經驗。軟件條件工程師評審的軟件條件包括論文、著作、科研成果、表彰、榮譽等方面。不同等級和不同作者的軟件分數也不同,需要根據當地規定進行評定。

工程師職稱評審條件如下:需要滿足的基本條件:遵守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作風端正,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具備領域相應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從2016年起,每人每年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公需課不少于24小時,專業科目不少于56小時。共計80課時。申報人員近5年個人年度考核為合格以上等次。

大學本科或專科學歷,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聘任4年以上;中專學歷,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滿20年或后取得中專學歷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滿25年,并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聘任滿4年以上;不符合認定條件職稱的碩士研究生,從事工程技術工作2年以上的,可申報工程師評審。

重慶市工程技術正高級職稱

得碩士學位或取得第二學士學位取得高級工程師資格滿4年。大學本科畢業,取得高級工程師資格滿5年。外語條件 能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一門外文資料按規定參加全國或全市職稱外語相應級別考試并取得有效成績。

學歷和資歷要求 申報正高級工程師職稱的人員,應具備本科及以上學歷,并取得副高級工程師職稱后,擔任相應職務5年以上。還應滿足各地區或行業規定的學歷和資歷要求。能力和業績要求 申報正高級工程師職稱的人員,應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知識,掌握本專業國內外最新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

本科、碩士、博士畢業取得高級工程師資格受聘擔任高級工程師職務5年以上(含5年)可申報教授級高工; 本科畢業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滿5年(其中從事經濟工作滿3年),或碩士畢業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滿3年(其中從事經濟工作滿2年),或博士畢業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滿2年(其中從事經濟工作滿1年),可申報高級經濟師職稱。

正高級工程師職稱的評審條件有:具有與該職稱匹配的能力、能夠解決專業問題、業績和成果要求符合相應的一個條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與該職稱匹配的能力 具有全面系統的專業理論和實踐功底,科研水平、學術造詣或科學實踐能力強,全面掌握本專業國內外前沿發展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