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公示在哪里查詢
職稱公示查詢可以到當地重慶市人社局高級職稱公示的人社局網站進行查詢。職稱評審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人重慶市人社局高級職稱公示,副主任委員一至三人。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專家不少于二十五人,按專業組建的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專家不少于十一人。根據需要,可按學科或專業組成若干評議組。評議組負責初審和評議工作,有推薦、建議權,但不是一級評審組織。不設評議組的,由職稱評審委員會成員分工負責初審和評議工作。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職稱評審管理規定》
第八條
職稱評審委員會實行核準備案制度。其中,各地區組建的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準備案;中央有關部門和單位組建的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核準備案。中、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核準備案具體辦法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另行制定。
職稱評審委員會備案有效期不超過3年,有效期滿要重新備案。
衛生職稱評審副高和正高公示時間是一樣的嗎
工作量指標是中級晉升副高、副高晉升正高期間的完成工作量,均從聘任時間開始計算。半天(4小時)接診不少于15位為1個有效單元。非急診科醫生在5年期間如輪轉急診科,工作期間按照4小時為一個門診單元數計算。針灸、推拿( *** )、刮痧、拔罐等中醫治療技術,因受手法操作時間限制,工作量按照4小時為一個門診單元數計算,不考慮治療病人數量。
注2:腎內科學專業透析工作按照4小時為一個門診單元計算;傳染病學專業醫師門診工作量包含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工作時間和會診時間,如無病房則放入無病房組。
注3:全科醫學專業醫師門診工作量包含下基層指導工作時間,如無病房則放入無病房組。
注4:內鏡診療5000人次(含內鏡下治療手術,晉升副主任醫師至少500例,晉升主任醫師至少800例,門診患者和出院患者均包括)為消化內科學專業必備的申報條件之一。
注5:呼吸內鏡診療200人次(含呼吸內鏡下檢查與治療,門診患者和出院患者均包括)為呼吸內科學專業必備的申報條件之一。
注6:心血管內科學和神經內科學及其他有介入治療的專業可參照手術為主臨床專業執行。
注7:整形外科學和計劃生育學專業的工作量指標不含出院人數,其出院患者手術/操作人次數調整為手術/操作人次數(含門診患者和出院患者手術/操作人次數)。
注8:出院患者手術/操作人次晉升副主任醫師以主刀或一助計算;晉升主任醫師以主刀計算。
注9:臨床醫學檢驗學專業中,形態、血液、微生物等亞專業申報條件為參與診療患者人次數,臨檢、生化、免疫等亞專業的申報條件為簽發檢查報告份數。▲上下滑動查看更多內容▲
(2)評審條件:專業能力要求
臨床、口腔、中醫類別:熟練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并用于醫療實踐,熟悉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與技術規范。具有較豐富的本專業工作經驗,能熟練正確地救治危重病人,具有指導本專業下級醫師的能力。強化病案作為評價載體,采取隨機抽取與個人提供相結合的方式,提供5-10份申報人主治或者主持的、能夠反映其專業技術水平的搶救、死亡或疑難病案,加強對臨床醫生執業能力的評價。
基于病案首頁數據,重點從技術能力、質量安全、資源利用、患者管理四個維度,利用診治病種范圍和例數、手術級別和例數、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單病種平均住院日、單病種次均費用等指標,科學準確評價醫生的執業能力和水平。其中,中醫專業還應基于中醫病案首頁數據,重點圍繞以中醫為主治療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藥飲片處方比、中醫治療疑難危重病患者數量、中醫非藥物療法使用率等中醫藥特色指標,評價中醫醫師的中醫藥診療能力和水平。
2022年高級職稱評審時間
2022年度全市中級(委評)、高級職稱申報參評材料集中報送至市人社局的時間為8月11日-9月13日。
市級各中級評審委員會收材料時間由各評委會確定發布,要求在9月30日之前完成。參評材料中有關業績、資質等的有效時間為材料報送至評委會的截止日(2022年9月30日,含),其后取得的學歷、獎項、專利、論著及業績成果等,不作為2022年度有效參評材料。
中高級評審委員會從10月開始組織評審,根據相關規定,評審結果備案時間為評審委員會投票表決日加5個公示工作日。為避免評審結果備案跨年度,評委會原則上需在2022年12月20日(含)前完成評議投票工作。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