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的師資隊伍
院領導
顧曉勤、盧滿懷、楊洪祥
高級職稱
王連圭、顧曉勤、熊矢、杜平安、楊平、唐賢遠、羅小發、劉海潮、周文輝、程文彬、盧滿懷、彭 芳、倪利勇
博士教師
何偉、黎萍、顧曉勤、張國慶、倪利勇
自動化工程系
劉躍華、周文輝、程文彬、劉保軍、彭 芳、潘奇明、朱春媚、劉金華、王連圭、唐賢遠、黎萍 、張國慶
機械工程系
盧滿懷、賈玉雙、李 博、何偉、倪利勇、沈文浩、顧曉勤、于曉光、羅小發、劉海潮、彭偉、張春紅、任 敏、劉艷霞
實驗室
吳德強、王凡、謝湘平、何炳超
輔導員
李娜娜、彭娟、劉輝、李保安 盧滿懷,男,中山市人,黨員,副教授,1976年出生。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2000年東北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被保送攻讀碩士研究生學歷;2003年東北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畢業,獲碩士學位。2003年到學院工作,承擔了多門專業主干課的教學工作,主持實驗室建設項目3項、校級以上教改項目6項、修訂2008-2013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完成《機械設計基礎》等十多門專業主干課程教學大綱的撰寫;主持參與國家、省級質量工程3項。2009年至今,獲中山市、學校年度優秀教師6次,指導學生科技競賽獲國家、省級二等獎以上3次,發表教研論文多篇;2011年以之一完成人獲中山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先后主持省市級科研項目10多項;公開發表科研論文20余篇,專利授權2項;2009-2011年被聘為廣東省企業科技特派員、2011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2011廣東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信息員。2009年獲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青年教師優秀論文評選三等獎,指導2名總校碩士研究生。
杜平安,男,62年5月生于重慶開縣,92年于重慶大學獲博士學位,03年在美國Georgia Tech進修訪問。電子科技大學CIMS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
個人經歷:
1980.09 - 1984.07 東北大學機械系讀本科,獲學士學位;
1984.07 - 1986.09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工作,助理研究員;
1986.09 - 1989.07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二系讀碩士,獲碩士學位;
1989.09 - 1992.07 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讀博士,獲博士學位;
1992.09 - 1998.07 電子科大CAE研究中心工作,副教授;
2003.04 - 2003.10 美國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進修;
1998.09 – 2010.03 電子科大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工作,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為四川省機械設計與傳動協會副理事長、四川省學科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制造與自動化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四川省制造業信息化達川、瀘州等市副組長、電子科大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主要研究方向:有機電系統的數字化設計、仿真與制造,基于有限元法的數值模擬技術,虛擬樣機技術等。先后完成包括863計劃項目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20余項,獲專利2項,出版學術專著、教材5部,發表論文80余篇,指導研究生50余名。
講授課程:1、有限元分析與建模,碩士生課程;
2、CAD/CAE/CAM *** 與技術,本科生課程。 楊平,男,1963年09月生,教授,碩士。1984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精密儀器工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得四川大學機械制造工學碩士學位。2006年任電子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教授,中國宇航學會會員。2009.8-2010.2 美國密歇根大學S.M.Wu MRC制造技術研究中心(S.M.Wu. Manufacturing Research Center, Univeristy of Michigan)訪問學者。
主要從事機械電子工程、電力電子與電力拖動方向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撰寫《機械電子工程設計》(國防工業出版社,2001)、《檢測技術-虛擬實驗室》(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教材2部;近年來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40余篇(EI,ISTP收錄1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主持各類研究課題多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教學成果獎5項。 賈玉雙,講師,碩士,1967年6月生,黨員。
1985.9—1989.6 中南工業大學機械系冶金機械專業,本科
1989.9—1992.1 中南工業大學機械系冶金機械專業,碩士
1992.5—1994.12 中山市電梯廠技術開發部,技術員
1995.1至今 中山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講師 彭偉,男,生于1975年,工學碩士、實驗師。
研究方向為可靠性設計與優化、維修性設計。主講課程有《機械原理》、《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制圖》等。在國內外期刊、會議上發表論文數篇,其中3篇被SCI、EI收錄。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本科,學制四年,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機械設計理論、 *** 和先進生產、制造技術,具有科學的思維 *** 、較強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開拓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核心課程:主要課程有工程力學、工程圖學、電工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機械原理、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制造技術、機械設計、液壓與氣壓傳動等。實踐包括金工實習、社會實踐、開放式課外科技創新實踐、專業課程實驗及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
1.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方向:機械CAD/CAM、塑料工藝與模具設計、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數控加工工藝及編程、模具制造工藝、模具安裝調試與維修等。
2.機電一體化方向:單片機及應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傳感器及應用、光機電一體化、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等。
培養特色:既注重學生本專業及相近專業扎實系統的理論基礎培養,又重點強調實踐動手能力培養。通過實踐教學體系九大實踐平臺(實驗室及實踐裝備)、四大教學模塊、二十多門實踐課程近六百學時的訓練,以及大量豐富的課外科技活動和學科競賽,使學生不但具備在裝備制造業及相關領域中所需的現代設計和制造技術,又使學生具有極強的動手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全面的綜合素質。大大地增強學生自身在社會、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的核心競爭力。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在裝備制造、機電工程、汽車工程、信息工程、計算機、交通、建筑、冶金、家電、倉儲等行業領域從事相關產品的設計制造、研究開發、管理、策劃、營銷、服務等工作。也可到科研、行政、事業、院校等部門從事科研、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學制四年,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電氣工程、電氣控制、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控制理論、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等領域的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受到較好的工程實踐基本訓練,具有系統分析、設計、開發與研究的基本能力。
核心課程:電路基礎、模擬電路基礎、數字邏輯設計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技術、電機與拖動基礎、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運動控制系統、電氣控制與PLC、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
培養特色:本專業以電氣工程與電氣控制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系統工程等為特色,具有多學科交叉、內涵豐富﹑應用領域寬廣的特點;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較寬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具有本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獲得較好的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及系統開發方面的工程實踐訓練;在本專業領域內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的訓練、課外科技活動、學科競賽及校企合作,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使學生在社會、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就業方向:面向科研院所、公司、企業、決策管理部門。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可到電力、機械、建筑、電信、交通、電子、金融、工商等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及高科技公司從事各類電氣工程、電氣控制設備、先進裝備的設計、開發與運行管理,從事企業供配電系統和建筑電氣的設計、開發與運行管理,也可從事信息處理、軟件開發、科研、管理和教育等工作。 自動化(本科,學制四年,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電子技術、電氣技術、控制理論、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等領域的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受到較好的工程實踐基本訓練,具有系統分析、設計、開發與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在運動控制、過程控制、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設計、運行及研究等方面工作。
核心課程:電路基礎、模擬電路基礎、數字邏輯設計及應用、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及應用、電力電子技術、電機與拖動基礎、運動控制系統、電氣控制與PLC、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檢測與轉換、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
培養特色:本專業以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電氣控制、計算機控制技術等為特色,具有多學科交叉、內涵豐富﹑應用領域寬廣的特點;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使學生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獲得較好的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及系統開發方面的工程實踐訓練;在本專業領域內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的訓練、課外科技活動、學科競賽及校企合作,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使學生在社會、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就業方向:面向科研院所、公司、企業、決策管理部門。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可到機械、電子、電力、建筑、電信、交通、金融、工商等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及高科技公司從事各類自動控制系統、樓宇智能化、先進裝備﹑電子產品、計算機與 *** 的設計、開發與運行管理,從事生產及管理綜合自動化、控制系統工程的設計與研究開發,也可從事信息處理、軟件開發、科研、管理和教育等工作。
重慶市之一屆“健康校園杯”運動會中學組各代表團的團長是誰
關于確認“健康校園杯”運動會大學組各代表團報名表的通知
點擊:588 加入時間:2009-9-26 12:10:52
重慶市各普通高等學校:
之一屆“健康校園杯”重慶市大中小學生運動會各代表團報名時間截止9月25日尚有部分學校未報名,請未報名的學校盡快報名。請已經報名的高校對照本通知核對本代表團成員的姓名、職務、參賽項目等情況是否有誤,如發現問題,請及時與競賽辦公室聯系,以便及時更正。聯系 *** :65385449,聯系人:邵洪范、楊焱。
之一屆“健康校園杯”重慶市大中小學生運動會競賽辦公室
2009年9月26日
1. 重慶大學
團 長:肖鐵巖 重慶大學黨委副書記
副 團 長:胡 紅 重慶大學體育學院院長
李國泰 重慶大學體育學院書記
秘 書 長:黃 焰 重慶大學體育學院院長助理
副秘書長:孫 偉
工作人員:鄧經蓉、李 勇
2. 西南大學
團 長:陳時見 西南大學副校長
副 團 長:夏思永 西南大學體育學院院長
李增銀 西南大學體育學院書記
秘 書 長:黃曉靈 西南大學校體委辦公室主任
副秘書長:王遠林 西南大學體育學院辦公室主任
陳麗娟 西南大學校體委辦公室副主任
工作人員:劉 芳、李 兵
3. 西南政法大學
團 長:溫 良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
副 團 長:黎國慶 西南政法大學體育部主任
陳曉銘 西南政法大學體育部支部書記
秘 書 長:薛 山 西南政法大學體育部副主任
副秘書長:周曉敏 西南政法大學體育部副主任
茍 明 西南政法大學體育部
工作人員:李 慶 西南政法大學體育部辦公室主任
廖榮福 西南政法大學體育部辦公室秘書
4. 重慶醫科大學
團 長:陳志勇 重慶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秘 書 長:周平遠 重慶醫科大學體育工作部副主任
副秘書長:龔 棣 重慶醫科大學團委書記
工作人員:王遠瓊 重慶醫科大學體育工作部干事
5. 重慶師范大學
團 長:陳久奎 重慶師范大學副校長
副 團 長:趙 洪 重慶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書記
趙 恒 重慶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
秘 書 長:吳 健 重慶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
副秘書長:向立萬 重慶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辦公室主任
工作人員:諸文斌、楊 波
6. 重慶郵電大學
團 長:杜惠平 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
副 團 長:張慶建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院長
黃 惠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黨總支書記
秘 書 長:王櫻桃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辦公室副主任
副秘書長:邱 斌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公共體育教學部副主任
梁旭鵬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專業體育教學部副主任
工作人員:鐘 楠、盧 濤
7. 重慶交通大學
團 長:王智祥 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
副 團 長:申存生 重慶交通大學體育部主任
秘 書 長: *** 重慶交通大學體育部辦公室主任
工作人員:李振中、臧 東
8. 重慶工商大學
團 長:黃大勇 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
副 團 長:陽亞雄 重慶工商大學校體委副主任
華 杰 重慶工商大學學生處處長
秘 書 長:張新中 重慶工商大學體育學院院長
副秘書長:劉 芳 重慶工商大學體育學院書記
陳龍國 重慶工商大學體育學院副書記
工作人員:李育忠、劉 懿
9. 重慶理工大學
團 長:賀建明 重慶理工大學副校長
副 團 長:袁 毅 重慶理工大學體育教學部主任
謝春林 重慶理工大學學生處處長
張德新 重慶理工大學體委副主任
秘 書 長:路 毅
副秘書長:曾祥萍、陳馬強
工作人員:袁曉峰、黃旭
10. 四川外語學院
團 長:聶志強 四川外語學院副校長
副 團 長:林克勤 四川外語學院校辦、黨辦主任
邵洪范 四川外語學院體育部主任
秘 書 長:楊 焱 四川外語學院體育部副主任
副秘書長:鄧 山 四川外語學院體育部辦公室主任
工作人員:郭曉春 、易 強
11. 四川美術學院
團 長:張 杰 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
副 團 長:傅 舟 四川美術學院教務處副處長
崔曉渝 四川美術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秘 書 長:周 狄
工作人員:陳文杰、紀超香
12. 重慶三峽學院
團 長:譚明術 重慶三峽學院副校長
副 團 長:劉黎明 重慶三峽學院體育學院院長
秘 書 長:向家俊 重慶三峽學院體育學院黨總支書記
副秘書長:黃 健 重慶三峽學院體育學院副院長
工作人員:何興權 重慶三峽學院體育學院辦公室主任
蔣 茜
13. 重慶文理學院
團 長:孫澤平 重慶文理學院校長
副 團 長:蘭 剛 重慶文理學院副校長
李 進 重慶文理學院體育學院院長
秘 書 長:唐建忠 重慶文理學院體育學院副院長
副秘書長:李 旻 重慶文理學院體育學院副書記
王 勇 重慶文理學院體育學院辦公室主任
14. 長江師范學院
團 長:付顯捷 長江師范學院副校長
副 團 長:王永忠 長江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副院長
王 泓 長江師范學院學生處處長
秘 書 長:秦念陽 長江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副院長
副秘書長:烏曉東 長江師范學院體委辦副主任
劉官元 長江師范學院體委辦副主任
工作人員:呂雪松、方 圓
15. 重慶科技學院
團 長:郭 慶 重慶科技學院副書記
副 團 長:巴朝平 重慶科技學院體育系主任
趙東平 重慶科技學院體育系書記
秘 書 長:彭 云 重慶科技學院體育系競訓教研室主任
副秘書長:朱海濤 重慶科技學院體育系辦公室主任
工作人員:謝 龍 重慶科技學院體育系公體教研室主任
秦 濤 重慶科技學院體育系場館中心主任
李 蘇
16.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
團 長:王長楷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學院院長
副 團 長:孫義云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學院副院長
何 凱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學院副書記
秘 書 長:肖宇翔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體育部副主任
工作人員:孔琳琳、黃 微
17. 重師涉外商貿學院
團 長:周伯政 重師涉外商貿學院副院長
副 團 長:唐家祥 重師涉外商貿學院總支書記
羅亦可 重師涉外商貿學院教學部主任
秘 書 長:賈 勇 重師涉外商貿學院教研室副主任
18.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
團 長:丁廣龍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黨總支書記
副 團 長:唐春秋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張 嘯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院長助理
秘 書 長:曾偉哲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基礎部體育教研室副主任
工作人員:丁 鼎、柏中娟、陳勇芳、牟炳楠
19.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
團 長:朱繼云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副院長
秘 書 長:李茂春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基礎部主任
副秘書長:高升帥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20. 川外南方翻譯學院
團 長:劉敬學 川外南方翻譯學院書記
副 團 長:楊 紅 川外南方翻譯學院基礎部主任
奚正新 川外南方翻譯學院院辦主任
秘 書 長:駱書於 川外南方翻譯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副秘書長:王嫦怡、余情
工作人員:陳 陽
21.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團 長:呂 翊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院長
副 團 長:范時平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副院長
高玉林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體育部主任
秘 書 長:劉玉林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教師
副秘書長:敖 洪、何順祥
工作人員:劉莎莎、雷莉莉
22. 重慶教育學院
團 長: 明國輝 重慶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鄒 渝 重慶教育學院院長
副 團 長: 張 偉 重慶教育學院副院長
秘 書 長: 彭國龍 重慶教育學院體育系主任
副秘書長: 曹 問 重慶教育學院體育系總支書記
王 于 重慶教育學院體育系總支副書記
工作人員: 李采豐 重慶教育學院體育系主任助理
于 君
23. 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團 長:周一平 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
秘 書 長:劉 全 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教學部主任
24.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團 長:季世平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副 團 長:鄭曉虹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助理
王華志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系主任
秘 書 長:張 迪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副秘書長:冉 平、周 平
工作人員:龔 麗、王 珣
25.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團 長:包華林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副院長
副 團 長:張鴻斌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處長
秘 書 長:馮江濤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副秘書長:程 勇、張 蕾
26.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團 長:徐 益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副 團 長:秦 虎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體育工作部部長
秘 書 長:秦 虎(兼)
工作人員:任素卿、權斌、黎志容、汪夢、李芳
27.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團 長:羅小秋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副院長
副 團 長:叢連剛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
秘 書 長:黃 金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工作人員:楊小飛、彭興云、蘇紹華、車坦
28.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團 長:張亞航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副團長:李海燕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副團長:曾樂輝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主任
秘書長:悅祖季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軍體教研室主任
29.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
團 長:劉道龍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院長
副 團 長:鄧學偉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戰術系主任
舒世財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學生處主任
秘 書 長:周良云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軍體教研室主任
副秘書長:劉 欣、伍小東
工作人員:陳 運、張翠蘭
30. 重慶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團 長:何光國 重慶信息技術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
副 團 長:莫家強 重慶信息技術職業學院辦公室主任
崔 海
秘 書 長:劉 毅
副秘書長:蓬 耀、陳 凌
工作人員:李曉青、文 偉
31. 重慶海聯學院
團 長:凌 霄 重慶海聯學院院長
副 團 長:唐有湘 重慶海聯學院黨委書記
張小平 重慶海聯學院副院長
秘 書 長:陳康樂 重慶海聯學院體育分院副院長
副秘書長:陳 艷
工作人員:陳 明、李政抄、唐貴華
32.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
團 長:楊和平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院長
副 團 長:張 智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副院長
秘 書 長:顧 國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體育部部長
工作人員:崔廣興
33. 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團 長:熊宗榮 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助理
副 團 長:鄒 君 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處長
熊 力 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書記
秘 書 長:文 雄 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工作人員:羅迎贏 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會主席
34.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團 長:李 奇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副校長
副 團 長:許 康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學生處處長
任 杰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學生處副處長、團委書記
秘 書 長:王 健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副秘書長:康 寧、王思雅
工作人員:李 波
35.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團 長:汪 量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
副 團 長:李 龍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助理
任 杰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助理
秘 書 長:宋小霖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處副處長
副秘書長:傅燕貞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書記
晏碧霞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研室主任
工作人員:萬 李、黎相杰
36.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團 長:易成榮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副 團 長:尹國斌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處長
王 毅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處長
秘 書 長:劉曉峰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研室主任
副秘書長:李 江、米永忠
工作人員:王 歡、張云川
37.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團 長:譚 工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
副 團 長:周長江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教研室主任
秘 書 長:周長江(兼)
副秘書長:秦 偉、邢 峰
工作人員:譚家華
38.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團 長:宋正富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院 長
副 團 長:彭光輝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秘 書 長:張 偉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副主任
副秘書長:劉聰穎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副處長
況毅磊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工作人員:余 波
39.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團 長:黃祖春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長
副 團 長:唐 全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
秘 書 長:易 強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教研室主任
副秘書長:齊三紅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教研室副主任
40.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
團 長:賈小波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副 團 長:陶曉明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主任
謝 燕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團委負責人
秘 書 長:龐 中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工作人員:徐 瑤、丁秋同
41.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
團 長:劉 波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副 團 長:王詩舉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
鄭 瓊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院長助理
秘 書 長:任 杰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學生處處長兼團委書記
副秘書長:唐流泉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鄭德全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副主任
工作人員:張 奇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學生處干事
龍 盛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學生處干事
42.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團 長:柴新衛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書記
副 團 長:李嘉明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常務副院長
鄭 義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副院長
秘 書 長:馬維琳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體育學科負責人
副秘書長:鄧文全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向超宗
工作人員:羅亮宇、李武祥
43.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
團 長:潘昌友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副院長
副 團 長:張曉微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基礎部書記
秘 書 長:劉俊毅
工作人員:蘇 航、胡文娟
44. 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
團 長:龔群英 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副院長
副 團 長:王庭杰 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院長助理
秘 書 長:楊曉東 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學生處處長
副秘書長:梁友瑜 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工作人員:潘俊峰
45. 重慶江津職業學院
團 長:李熙源 重慶江津職業學院書記
副 團 長:高占國 重慶江津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
秘 書 長:李 云 重慶江津職業學院學生處副處長
工作人員:程啟銘
46.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
團 長:甘永誠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兼院長助理
副 團 長:伍光渝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管理系主任
楊代華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學生處處長
秘 書 長:李 林
副秘書長:霍玉佳
潘朝鐘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團委書記
工作人員:郭宏亮、彭梓航
47.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團 長:鄭 重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校長
副 團 長:吳照毅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副校長
楊守康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副校長
秘 書 長:冉啟江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基礎部主任
副秘書長:付文生、秦 斌
工作人員:韓家勝
48. 重慶民生職業技術學院
團 長:將 偉 重慶民生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秘 書 長:郝位軍 重慶民生職業技術學院學籍科副科長
工作人員:王洪川、李 韜
49.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團 長:許大飛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院長
副 團 長:何培斌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副院長
唐啟余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秘 書 長:王夫權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副秘書長:何鳳偉、劉 璇
工作人員:徐陽會、張守成
50.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
團 長:田一平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副校長
副 團 長:文長炳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
徐繼義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副院長
秘 書 長:周 勇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
副秘書長:李云勇、潘 偉
工作人員:魯 鑫、俞明亮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的名單
2009年授牌名單(高校版) 序號 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名稱 依托單位 1 環保型高分子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四川) 四川大學 2 有色金屬合金及加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甘肅) 蘭州理工大學 3 晶體生長設備與系統集成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理工大學 4 精密與超精密加工及測量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工業大學 5 復雜煤氣層瓦斯抽采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重慶) 重慶大學 6 多肽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重慶) 第三軍醫大學 2010年授牌名單(高校版)
待續
2011年授牌名單(高校版) 序號 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名稱 依托單位 1 新能源光電器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北) 河北大學 2 電子政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遼寧) 大連理工大學 3 空間光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省發展改革委 4 長白山道地藥材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長春中醫藥大學 5 工程仿生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吉林) 吉林大學 6 電力系統安全運行與節能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吉林) 東北電力大學 7 寒地心腦血管疾病藥物研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黑龍江) 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省發展改革委 8 生物資源生態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黑龍江) 東北林業大學 9 高效切削及刀具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黑龍江) 哈爾濱理工大學 10 寒區低碳建筑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 11 礦山互聯網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江蘇) 中國礦業大學 12 玄武巖纖維生產及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蘇) 東南大學 13 超聲電機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江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4 災害監測技術與儀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浙江) 中國計量學院 15 綠色化學制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浙江) 浙江工業大學 16 汽車技術與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省發展改革委 17 高節能電機及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安徽) 安徽大學 18 工業微生物發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發展改革委 19 天然生物毒素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福建) 福建農林大學 20 平板顯示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福建) 福州大學 21 種豬改良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江西) 江西農業大學 22 深井瓦斯抽采與圍巖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南) 河南理工大學 23 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北) 華中農業大學 24 化工過程模擬與強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南) 湘潭大學 25 中藥粉體關鍵技術及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南) 湖南中醫藥大學 26 臨床醫學分子診斷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 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27 數字家庭互動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 中山大學 28 *** 共患病防控制劑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 華南農業大學 29 移動通信終端與 *** 控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重慶) 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市發展改革委 30 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重慶) 重慶交通大學 31 喀斯特地區關鍵信息技術及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貴州) 貴州師范大學、貴州省發展改革委 32 喀斯特山區植物資源利用與育種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貴州) 貴州大學 33 微波能工程應用及裝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云南) 昆明理工大學 34 藏文信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 *** 大學、 ***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35 生態建筑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36 新型 *** 與檢測控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陜西) 西安工業大學 37 中藥指紋圖譜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陜西)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38 冶金爐渣高效資源化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島) 青島理工大學、青島市發展改革委 39 礦山安全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島) 山東科技大學 40 海洋生物技術與工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寧波) 寧波大學 41 醫學超聲關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深圳) 深圳大學 2013年授牌名單(高校版) 1 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南) 湖南科技大學 2015年授牌名單 序號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名稱主要依托單位1金屬新材料檢測與表征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北京)鋼研納克檢測技術有限公司2公共安全應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北京)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新型疫苗研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北京)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中壓大功率變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北京)北京森源東標電氣有限公司5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和評測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和評測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6中藥先進制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天津)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綠色制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天津)凱萊英醫藥集團(天津)股份有限公司8安防視頻監控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天津)天津天地偉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9抗生素酶催化與結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北)華北制藥河北華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10循環流化床機組清潔發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山西國際能源集團有限公司11煤基聚合物改性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山西)山西省化工研究所12礦山流體控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山西)太原理工大學13煤基固廢高值化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內蒙古)內蒙古工業大學14蒙藥現代提取工藝及制劑關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內蒙古)內蒙古天奇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5乳酸菌篩選與乳品發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內蒙古)內蒙古農業大學16北方粳稻育種栽培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遼寧)沈陽農業大學17新能源通用飛機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遼寧)沈陽航空航天大學18多語言協同翻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遼寧)沈陽格微軟件有限責任公司19先進汽車用鋼開發與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遼寧)本鋼集團有限公司20航空和軌道交通用鋁材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遼寧)遼寧忠旺集團有限公司21油頁巖地下原位轉化與鉆采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吉林)吉林大學22長白山藥用動植物活性多肽研究與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吉林)北華大學23生物質天然氣與城鄉固廢處理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吉林省昊海天際科技有限公司24中藥新劑型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黑龍江)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25快速響應小衛星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26老年性疾病干細胞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黑龍江)黑龍江天晴干細胞股份有限公司27環保磷系阻燃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江蘇)江蘇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中成藥智能制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蘇)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9海工裝備與船舶數字化制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江蘇)江蘇科技大學30射頻集成與微組裝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江蘇)南京郵電大學31環保功能吸附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江蘇)蘇州大學32藥物制劑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浙江)浙江大學33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通信與機電控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浙江)浙江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4水生動物繁育與營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浙江)湖州師范學院35電氣數字化設計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浙江)溫州大學36稀土磁/光電功能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浙江)中國計量學院37作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安徽)安徽農業大學38分布式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數控鍛壓機床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合鍛機床股份有限公司40熱安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41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安徽)中國兵器工業第二一四研究所42數字電視智能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大學43海洋生物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福建)廈門大學44無損檢測與光電傳感技術及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江西)南昌航空大學45鄱陽湖流域水工程安全與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江西)南昌工程學院46硅襯底氮化鎵電子器件制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西)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47新能源電纜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山東)山東華凌電纜有限公司48高性能熱塑性彈性體動態硫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山東)山東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9酶制劑生物發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山東)山東隆科特酶制劑有限公司50重組蛋白基因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山東)山東博奧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1靜脈營養大容量注劑大規模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山東)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52納米雜化材料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河南)河南大學53高端軸承摩擦學技術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南)河南科技大學54核苷生物及化學合成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南)新鄉拓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55移動醫療技術與服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南)鄭州大學之一附屬醫院56動物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南)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7磁電子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北)宜昌東方微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58半導體硅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北)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59樹脂基結構與功能材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北)湖北三江航天紅陽機電有限公司60避孕節育新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北)華中科技大學61動物多肽藥物創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南)湖南師范大學62報廢汽車及電器產品資源化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南)湖南萬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3新型儲能電池關鍵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南)湘潭大學64汽車泵類零部件設計制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南)湖南工學院65杜仲綜合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南)吉首大學66數控系統及工業機器人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東)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67血管疾病診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中山大學附屬之一醫院68汽車零部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華南理工大學69高性能金屬耐磨材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東)暨南大學70智能數字安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東)東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1數字音視頻信號寬頻帶傳輸技術及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西)桂林市思奇通信設備有限公司72生豬良種繁育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西)貴港市揚翔股份有限公司73抗腫瘤藥物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西)廣西慧寶源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4緩控釋制劑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重慶)重慶科瑞制藥(集團)有限公司75儀器儀表傳感器與測量系統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重慶)重慶市偉岸測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76化工過程強化與反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重慶)重慶大學77基于北斗的多模式智能信息技術研究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四川)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78醫學數字影像與通訊(DICOM)標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四川)成都金盤電子科大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79營養生長素微生物發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四川)四川龍蟒福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80成體干細胞開發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四川)四川新生命干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1功能型纖維素纖維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四川)宜賓絲麗雅集團有限公司82喀斯特地區優勢礦產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貴州)貴州大學83高性能特種線纜制造技術及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貴州)貴州鋼繩股份有限公司84分離膜材料及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貴州)貴陽時代沃頓科技有限公司85金屬先進凝固成形及裝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云南)昆明理工大學86紅球藻種質培育與蝦青素制品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云南愛爾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87三七資源保護與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88金屬增材制造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陜西)西安鉑力特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89黃姜皂素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陜西)山陽縣金川封幸化工有限責任公司90過濾與分離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陜西)西安寶德粉末冶金有限責任公司91富硒食品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陜西)安康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92礦渣綜合利用環保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陜西)陜西理工學院93西北特色農畜產品深加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肅)甘肅省輕工研究院94特色藥用植物資源高值化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肅)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95低壓電器智能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甘肅)天水二一三電器有限公司96高純納米氧化鋁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青海)青海圣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97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青海)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98鋰離子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青海)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99低階煤清潔轉化與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寧夏)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00高原型配網開關設備制造關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寧夏)寧夏力成電氣集團有限公司101枸杞酒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寧夏)寧夏紅枸杞產業集團有限公司102高分子建筑材料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新疆)新疆藍山屯河型材有限公司103空間信息獲取與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新疆兵團)石河子大學104大中型拖拉機配套農機裝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兵團)新疆科神農業裝備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105節能電子及新能源發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新疆兵團)新疆希望電子有限公司106生物催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大連)大連工業大學107制造管理信息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大連)大連理工大學108智慧航運與物流 *** 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大連)大連大學109動物疫苗基因工程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島)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10生物發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島)青島瑯琊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11海洋生物制品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112水產品深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廈門)集美大學113下一代高速光傳輸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14移動智能終端安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深圳)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115企業電商大數據服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深圳)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116低碳功能材料復合改性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深圳)深圳市嘉達高科產業發展有限公司117個體化細胞治療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深圳)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