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慶助理工程師評審要什么條件?

1、中專學歷畢業后,任技術員滿四年或未認定技術員參加工作滿六年,必須參加考核,考試合格才能成為助理級職稱資格;

2、大專學歷畢業后,三年工作經驗,考核合格,認定助理級職稱資格;

3、本科學歷畢業后,一年見習期滿后,考核合格,認定助理職稱資格;

4、獲得碩士學位后,再從事本專業工作3年,考核合格,可初定中級職稱資格;

5、博士學位獲得者,考核合格,可初定中級職稱資格。

[重慶市]重慶職稱評審條件2021,重慶市職稱評審2021

重慶職稱評定條件及流程

重慶職稱評定條件及流程如下:

條件:

博士: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6個月。

工程類碩士: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碩士/雙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本科/學士學位:畢業滿5年,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

大專:畢業滿7年,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

中專:無參評資格。

流程:

1、市屬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人員:個人——所在單位——單位主管部門——評委會。

2、區縣屬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人員:個人——所在單位——單位主管部門——區縣人力社保(職改)部門——評委會。

3、非公單位人員、流動人員、自主擇業軍隊干部:

(1)檔案在重慶的。個人——所在單位——人事 *** 機構——人事 *** 機構所在地區縣人力社保(職改)部門——評委會。

(2)檔案在異地的。個人(持異地查檔記錄)——所在單位(與參保單位一致)——參保地區縣人力社保(職改)部門——評委會。

按照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規定,其中,工作單位、檔案存放均在重慶的,須有1年以上社保繳費記錄(市內外可連續計算);工作單位在重慶、檔案在異地的,須在重慶工作1年以上(以社保參保記錄為準);工作單位在異地、檔案在重慶的,須在重慶存檔1年以上(以存檔記錄為準)。

重慶評高級職稱要哪些條件?

一、評高級職稱需要什么條件?

職稱評審主要是根據自身條件與資歷,比如:學歷、專業技術年限、工作業績、論文、專利獲獎等,按照當年重慶職稱評審條件2021的政策申報要求,規范性整理好申報材料,在規定時間上報即可。其中重要的也是需要先滿足的就是學歷和工作年限,尤其人才參與的是高級職稱評審,那就更是如此重慶職稱評審條件2021了。

1、獲博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

2、獲碩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

3、研究生班畢業或取得雙學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

4、大學本科畢業,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

5、大學專科畢業,無法申報高級職稱資格,建議進修本科學歷。

6、中專畢業,無法申報。

由于高級工程師評審所需要的材料很多,且評定標準更為嚴格,有部分人才因為是之一次申報高級職稱,對政策文件不熟,條件一知半解等諸多因素下,導致在各種細節上失誤影響了評審通過率而失敗告終,實在可惜。面對這種情況,其實更穩妥的 *** 是去尋找好的職稱代辦機構來協助申報,因為他們具備多年行業經驗,能很高效的幫助用戶整理、查漏,規范申報。

2021年職稱評定條件及流程

可以申報的職稱專業有

建筑施工、建筑設計、建筑裝飾、建筑監理、裝修裝飾、裝飾、測量、工程測量、電力、電子、電子信息、電子系統、電氣、化工、化工機械、機械、機械制造、機械設計制造、機械機電、汽車維修、設備安裝、水利、水利水電、水電、水暖、水電安裝、水電工程、給排水、鍋爐、窯爐、路橋、路橋施工、道路與橋梁、隧道工程、環境工程、市政、市政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建筑預決算、概預算、結構、結構設計、通信、安全、電氣工程、電氣設備、電氣自動化、工業自動化、物理學類、制冷與空調維護、暖通、暖通空調安裝、腐蝕與防護、熱能動力、機電、機電工程、機電一體化、船體工程師、輪機工程師、光電子技術、等

2.申報職稱評審學歷條件

1、博士: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6個月;

2、工程類碩士: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3、碩士/雙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

4、本科/學士學位:畢業滿5年,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

5、大專:畢業滿7年,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

6、中專:無參評資格;

3.職稱申報所需材料

①畢業證;②助理工程師;③外語合格證;④計算機合格證;

⑤水平能力測試合格證;⑥繼續教育證;⑦任職資格評審表、綜合評價一覽表;

⑧兩年度考核表;⑨論文、技術工作總結等;⑩照片。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作者您~望采納!

職稱評審的評審條件有哪些?

以下是2021年建設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條件

本標準條件適用于從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科研、勘察設計、施工、 造價、監理、質量監督、工程管理、技術咨詢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一、學歷資歷條件

(一)申報技術員職稱的,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或具備大學專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歷,在建設工程專業技術崗位上見習一年期滿,經考察合格。

(二)申報助理工程師職稱的,具備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從事建設工程專業技術工作,經考察合格;或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在建設工程專業技 術崗位見習一年期滿,經考察合格;或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取得技術員職稱后,從事建設工程專業技術工作滿兩年;或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歷,取得技術員職稱后,從事建設工程專業技術工作滿四年。

(三)申報工程師職稱的,具備博士學位,從事建設工程專業技術工作,經考察合格;或具備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建設工程專業技術工作滿兩年;或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建設工程專業技術工作滿四年;或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建設工程專業技術工作滿四年。

(四)申報高級工程師職稱的,具備博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職稱后,從事建設工程專業技術工作滿兩年;或具備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或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取得工程師職稱后,從事建設工程專業技術工作滿五年。(五)申報正高級工程師職稱的,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取得高級工程師職稱后,從事建設工程專業技術工作滿五年。

二、業績成果要求

(一)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以來,具備下列至少一項條件:

1.縣(市、區)以下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縣級以上課題研究;或獲得縣級以上建設工程類獎項;或研究開發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等成果得到縣級以上有關部門鑒定(驗收、評估等);或獲得縣級以上綜合性表彰。

2.市以上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市級以上課題研究;或獲得市級以上建設工程類獎項;或研究開發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等成果得到市級以上有關部門鑒定(驗收、評估等);或獲得市級以上綜合性表彰。

3.在CN 或ISSN 期刊上發表建設類專業技術論文至少1 篇。

(二)取得工程師職稱以來,應具備下列至少兩項條件:

1.獲得至少一項國家專利,并在實踐中推廣應用。

2.獲得市級以上科學技術獎。

3.縣(市、區)以下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市級以上課題研究或組織(主持)縣級課題研究;或獲得市級以上建設工程類獎項;或研究開發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等成果達到市級以上先進水平并經市級以上有關部門鑒定(驗收、評估等)。

4.市以上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省級以上課題研究或組織(主持)市級課題研究;或獲得市級建設工程類獎項一等獎;或獲得省級以上建設工程類獎項;或研究開發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等成果達到省級以上先進水平并經省以上有關部門鑒定(驗收、評估等)。

5.市以下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獲得市級以上綜合性表彰。省以上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獲得省級以上綜合性表彰。

6.參與制訂、編制省(部)級以上本專業技術標準、規范、規程、定額、導則等,經有關部門批準并公布實施。

7.在CN 或ISSN 期刊上發表建設類專業技術論文至少2 篇。

(三)取得高級工程師職稱以來,應具備下列至少兩項條件:

1.獲得兩項以上國家專利,其中至少一項為之一發明人的發明專利,并在實踐中推廣應用。

2.獲得市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或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

3.市以下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省級課題研究或組織(主持)市級課題研究;或獲得市級建設工程類獎項一等獎;或獲得省級以上建設工程類獎項;或研究開發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等成果達到省級以上先進水平并經省級以上有關部門鑒定(驗收、評估等);或獲得市級以上專業技術帶頭人、市級高層次人才稱號。

4.省以上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國家級課題研究或組織(主持)省級課題研究;或獲得省級建設工程類獎項二等獎以上;或獲得國家建設工程類獎項;或研究開發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等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經省級以上有關部門鑒定(驗收、評估等);或獲得省級以上專業技術帶頭人、省級高層次人才稱號。

5.主持(組織)制訂、編制省(部)級以上本專業技術標準、規范、規程、定額、導則等,經有關部門批準并公布實施。

6.公開出版本人撰寫的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編著、著作;或主持(組織)編寫本專業通用教材;或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至少2 篇獨立完成(或之一作者)的高水平本專業技術論文,每篇不少于2000 字。

三、破格條件

(一).破格申報高級工程師,應具備下列1、3或2、3條件(同一獲獎項目、獲獎論文或著作按一項計算)。獲得設區的市 *** 表彰或省級以上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與業務主管部門聯合表彰的,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也可破格申報。

1.承擔省級建設工程項目(或研究課題),并已經省級業務主管部門組織同行專家鑒定(驗收、評估等),其成果具有省內先進水平,或者已經省級業務主管部門組織同行專家鑒定(驗收、評估等),在管理、應用技術推廣(包括專利成果推廣應用)中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或其科研成果在全省或設區的市范圍內推廣。

2.獲省(部)級科學技術三等獎以上及相當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或科研成果獲省 *** 業務主管部門或設區的市 *** 組織評審的二等獎(或三等獎兩項)以上的主要完成人;或獲得作為主要發明人的發明專利兩項以上,其中至少一項在實踐中推廣應用。

3.在國內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技術論文不少于兩篇(獨立完成或之一作者,每篇3000 字以上);或公開出版由本人參與撰寫(編譯)的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專著(譯著)至少一部;或參與編寫大型系列國家或部頒標準及規范;或主持編寫大型系列省級標準及規范;或主持編寫在省以上范圍通用的教材(本人撰寫部分不少于15 萬字)。

(二)破格申報正高級工程師職稱,應具備下列1、3或2、3條件(同一獲獎項目、獲獎論文或著作按一項計算):

1.承擔國家級建設工程項目(或研究課題),并已經省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組織同行專家鑒定(驗收、評估等),其成果具有國內先進水平,或已經省級以上業務主管部門組織同行專家鑒定(驗收、評估等),在管理、應用技術推廣(包括專利成果推廣應用)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或其科研成果在全省推廣。

2.獲省(部)級科學技術二等獎以上及相當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或獲得作為之一發明人的發明專利兩項以上,并在實踐中推廣應用。

3.在國內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三篇(獨立完成或之一作者,每篇4000 字以上);或公開出版由本人主持撰寫(編譯)的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著(譯著)至少一部(本人撰寫部分不少于20 萬字);或主持編寫大型系列國家或部頒標準、規范等至少兩部;或主持編寫在省以上范圍通用的教材(本人撰寫部分不少于20 萬字)至少一部。

相關說明:

1.論文論著發表出版時間、課題結題時間、學歷學位取得時間等截止到提交申報材料的時間。計算申報年限時,須扣除間斷工齡和全脫產學習時間。

2.本標準條件中的綜合性表彰,是指黨委、 *** 以及組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會等部門頒發的記功、勞動模范、優秀 *** 員、先進工作者、“五一” 勞動獎章等,以及業務主管部門表彰的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3.本標準條件中的“主要完成人”,是指自始至終全程主持或組織開展科技成 果、工程項目等的主要貢獻者。“主要發明人”,如無特殊說明,均指排名前三位。

4.本標準條件中的論文,不含在“增刊”、“特刊”、“專刊”、“專輯”、電子刊物上發表以及論文集收錄的論文。著作指出版社正式出版物,教材指經出版社正式出版、納入省或設區的市建筑類院校或全省建設行業教育使用的教科書,著作、教材均須有ISBN 書號。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是指經新聞出版部門批準,在我國境內出版的具有ISSN 刊號和CN 刊號的學術期刊。

注:本標準條件自印發之日起試行,有效期至2021 年9 月19 日。

2021年高級職稱評審條件是什么?

如下:

1、具備相應專業醫藥衛生類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取得相應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稱并被聘用中級職稱7年以上。其中,市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只有臨床、中醫(含中西結合,以下同)和口腔類別以外的技術人員可申報相應專業副高職稱,縣級及縣級以下(含縣級,以下同)醫療衛生機構所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均可申報相應專業副高職稱。

2、具備相應專業醫藥衛生類大學本科學歷,取得相應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稱并被聘用中級職稱5年以上。

3、具備相應專業醫藥衛生類碩士學位,取得相應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稱并被聘用中級職稱4年以上。

4、具備相應專業醫藥衛生類博士學位,取得相應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稱并被聘用中級職稱2年以上。

5、博士后人員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動站前。

相關信息

衛生職稱考試相應專業各科目成績實行兩年為一個周期的滾動管理辦法,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同一專業4個科目的考試,可取得該專業資格證書。對不同專業(含主亞專業)之間各科目的考試合格成績,不得作為同一專業合并計算。

已參加衛生專業技術資格部分專業考試的人員,在規定的時限內報名參加剩余科目考試時須使用原檔案號。對單科考試合格成績在有效期限內,因工作變動等原因,到異地參加本專業剩余科目考試并合格的,由該在區進行數據合成統計,并由當地人事部門核發該專業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