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郵電大學跟重慶交通大學哪個更好啊
重慶交通大學相對好一些,下面從多角度進行二者的分析對比: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一、師資力量
1、重慶郵電大學:共有在職教職工1700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級職稱 23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職稱460余人,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700余位。
2、重慶交通大學:學校有教職工21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520余人,高級職稱770余人,擁有 “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交通運輸部“十百千人才工程”、重慶市“兩江學者、巴渝學者”等國家和省部級人才120余人次。
二、院系專業
1、重慶郵電大學: *** 空間安全與信息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6個二級學院以及研究生院,開設有56個本科專業。
2、重慶交通大學:學校設有學院(部)19個,開辦本科專業64個。
三、學科建設
1、重慶郵電大學:共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3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類別。
2、重慶交通大學: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重慶郵電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是幾本
這所交通大學屬于一本大學,并且在當地有很明顯的特色,這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多科里大學。重慶交通大學在2000年的時候歸重慶市的 *** 所管理,是交通運輸部和 *** 共同建立的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簡介
重慶交通大學是一所交通特色鮮明、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51年,根據毛主席指示,為修建康藏公路、建設大西南,劉伯承、 *** 領導的西南軍政委員會創辦學校,時名西南交通專科學校。1960年,組建重慶交通學院,成都工學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學院冶金系、武漢水運學院水工系等相繼并入。2000年,學校由交通部劃轉重慶市管理,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并增列為博士授予單位。
辦學條件較為完善。 現有南岸、科學城、大坪三個校區,占地3000余畝,學校固定資產總值36.17億元,校舍建筑面積82萬余平方米,館藏紙質和電子文獻440余萬冊(種)、期刊雜志1500多種、中外文數據庫100余個,各類儀器設備總值6.65億元,擁有1個國家級和6個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師資隊伍素質優良。 現有教職工21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520余人,高級職稱近800人,擁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重慶英才計劃、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等國家和省部級人才160余人次。聘有包括李應紅、王光謙、鄭皆連、杜彥良等兩院院士和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孟凡超等150余位特聘或 *** 教授。
重慶交通大學是一所怎樣的大學?
學校前身為 *** 領導的軍政委員會于1951年創立的西南交通??茖W校。1960年,成都工學院土木系、武漢水運學院水工系、四川冶金學院冶金系并入,組建為重慶交通學院。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 學校地處長江之濱,位于重慶市南岸區,占地面積16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近6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6億多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77多萬冊,電子文獻114余萬冊,建有現代化的校園寬帶 *** 。
[編輯本段]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各類各層次全日制在校學生24000余人。 196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5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6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F有一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3個博士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工程碩士學位培養領域...學校前身為 *** 領導的軍政委員會于1951年創立的西南交通??茖W校。1960年,成都工學院土木系、武漢水運學院水工系、四川冶金學院冶金系并入,組建為重慶交通學院。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 學校地處長江之濱,位于重慶市南岸區,占地面積16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近6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6億多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77多萬冊,電子文獻114余萬冊,建有現代化的校園寬帶 *** 。
[編輯本段]辦學規模
學?,F有各類各層次全日制在校學生24000余人。 196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5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6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F有一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3個博士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工程碩士學位培養領域、46個普通本科專業、28個高職專業,并具有授予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學位資格、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建成了1個國家級素質教育基地、3門國家精品課程、2個國家特色專業、1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質量工程建設平臺省部級平臺38個,有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教學示范中心),基礎及專業實驗室(中心)達30余個。
[編輯本段]師資科研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F有教職工1800余人,專任教師110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職稱人員500余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0%以上。中國工程院鄭皆連院士、韓其為院士、梁應辰院士是該校特聘教授。學校還擁有 “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人選7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之一層次人選、交通部科技英才、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以及享受國務院 *** 特殊津貼者等省部級專家120余人次;聘請了包括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在內的140余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 *** 教授。學??茖W研究能力強,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成效顯著,在拱橋修建技術、內河通航及港口航道建設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的成果。
重慶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師資力量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專 *** 教師59人,其中高級職稱32人(教授15人),博士(在讀博士)35人,擁有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6人,交通科技英才1人。
教授:陳松、何友全、盛明蘭、楊建喜、曹建秋、鐘佑明、徐凱、張奔牛、藍章禮、宋軍、王宏剛、黃大榮、李 偉、羅 憲、許登元
副教授:劉玲、余沛、張穎淳、周建麗、梁宗保、米波、王家偉、王政霞、朱振國、婁路、黃瀚敏、姜建山、張開洪、鄭博仁、許強、李益才、趙 玲
交通科技英才:張奔牛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