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的職稱(記者、編輯)是怎么評的?

新聞類的職稱(記者、編輯)申報條件\x0d\x0a第十條學歷資歷條件\x0d\x0a(一)高級記者、高級編輯\x0d\x0a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取得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資格后,從事本專業工作滿5年。\x0d\x0a(二)主任記者、主任編輯\x0d\x0a符合下列條件之一:\x0d\x0a1、獲得博士學位后,取得記者、編輯資格并從事本專業工作滿2年。\x0d\x0a2、獲得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后,取得記者、編輯資格并從事本專業工作滿5年。\x0d\x0a(三)記者、編輯\x0d\x0a符合下列條件之一:\x0d\x0a1、獲得研究生學歷或第二學士學位后,取得助理記者、\x0d\x0a助理編輯資格并從事本專業工作滿3年。\x0d\x0a2、獲得大學本科或專科學歷后,取得助理記者、助理編\x0d\x0a輯資格并從事本專業工作滿4年。\x0d\x0a(四)助理記者、助理編輯\x0d\x0a參加工作后,獲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本專業工作滿3年。\x0d\x0a(五)全日制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直接認定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x0d\x0a1、獲得博士學位;或獲得碩士學位后,從事本專業工作滿3年;或獲得大學本科學歷,工作后取得碩士學位滿1年,累計從事本專業工作滿3年,可直接認定記者、編輯資格。\x0d\x0a2、獲得大學本科學歷后,1年見習期滿;或獲得大學專科學歷后,從事本專業工作滿3年,可直接認定助理記者、助理編輯資格。\x0d\x0a第十一條外語(古漢語)、計算機、繼續教育條件\x0d\x0a(一)按照規定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職稱外語(或省統一組織的古漢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取得合格證,或符合免試條件。\x0d\x0a(二)按照規定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取得專業技術人員\x0d\x0a繼續教育證書。\x0d\x0a第五章能力業績條件\x0d\x0a第十二條高級記者、高級編輯條件\x0d\x0a申報高級記者、高級編輯資格,除具備本標準條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條外,還要具備下列三項條件:\x0d\x0a(一)能力條件\x0d\x0a1、具有廣博的新聞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掌握本專業國內外最新發展動態,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和明顯專長,能夠解決采編工作中重大疑難問題,在全省新聞界有較高知名度。\x0d\x0a2、主持過5次以上重大題材、重大活動、重大典型報道,或組織策劃過5個以上重要專欄、專版、專題節目,并取得突出的創新成果。\x0d\x0a3、每年采寫的稿件不少于80篇,或編審的稿件不少于400篇,或采寫、編審的稿件合計不少于300篇,其中,被本單位評為好稿的不少于20篇(在新聞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內采寫、編審的稿件合計不少于300篇)。\x0d\x0a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聞媒體(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臺、中央電視臺,下同)刊播正面宣傳報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或時長不少于20秒,下同),其中,專職從事向中央主要新聞媒體供稿的,每年不少于30篇。\x0d\x0a(二)業績條件\x0d\x0a符合下列條件之一:\x0d\x0a1、獲省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或享受省級以上 *** 特殊津貼;或入選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或入選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雙百人才培養工程。\x0d\x0a2、獲中國新聞獎二等以上獎1項,或三等以上獎2項;或獲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二等以上獎1項,或三等以上獎2項;或獲省級好新聞一等獎3項。\x0d\x0a(三)論文著作條件\x0d\x0a符合下列條件之一:\x0d\x0a1、出版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譯著),1部(若系合著則本人撰寫不少于10萬字,下同)。\x0d\x0a2、在公開發行的國家級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2500字,下同)。\x0d\x0a3、在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4篇(其中國家級不少于1篇)。\x0d\x0a第十三條高級記者、高級編輯破格條件。\x0d\x0a破格申報高級記者、高級編輯資格,除符合本標準條件第七、八、九條和第十二條第(一)款外,還要具備下列兩項條件:\x0d\x0a(一)業績條件\x0d\x0a符合下列條件之一:\x0d\x0a1、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或享受國務\x0d\x0a院特殊津貼。\x0d\x0a2、獲長江韜奮獎(正式獎);或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1項,或二等以上獎2項,或三等以上獎3項;或獲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一等獎1項,或二等以上獎2項,或三等以上獎3項;或獲中國新聞獎三等以上獎1項和省級好新聞一等獎2項。\x0d\x0a3、在新聞采編工作中有重大創新成果,在省內外產生重大社會影響,并經省新聞職稱改革領導小組鑒定認可。\x0d\x0a(二)論文著作條件\x0d\x0a符合下列條件之一:\x0d\x0a1、出版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譯著)2部。\x0d\x0a2、在公開發行的國家級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4篇。\x0d\x0a3、在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6篇(其中國家級不少于3篇)。\x0d\x0a第十四條主任記者、主任編輯條件\x0d\x0a申報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資格,除具備本標準條件第\x0d\x0a七、八、九、十、十一條外,還要具備下列三項條件:\x0d\x0a(一)能力條件\x0d\x0a1、具有較豐富的新聞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新聞專業的某一方面有研究和專長,能夠解決采編工作中的復雜疑難問題,在省內新聞界有一定知名度。\x0d\x0a2、主持過3次以上重大題材、重大活動、重大典型報道,或組織策劃過3個以上重要專欄、專版、專題節目,并取得較豐富的創新成果。\x0d\x0a3、每年采寫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編審的稿件不少于300篇,或采寫、編審的稿件合計不少于250篇,其中,被本單位評為好稿的不少于10篇(在新聞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內采寫、編審的稿件合計不少于250篇)。\x0d\x0a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刊播正面宣傳報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1篇,其中,專職從事向中央主要新聞媒體供稿工作的,每年不少于20篇。\x0d\x0a(二)業績條件\x0d\x0a符合下列條件之一:\x0d\x0a1、獲市級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稱號。\x0d\x0a2、獲中國新聞獎三等以上獎l項;或獲省級好新聞一等獎1項,或二等以上獎2項。\x0d\x0a(三)論文著作條件\x0d\x0a符合下列條件之一:\x0d\x0al、出版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譯著)1部。\x0d\x0a2、在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3篇。\x0d\x0a第十五條主任記者、主任編輯破格條件\x0d\x0a破格申報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資格,除符合本標準條件第七、八、九條和第十四條第(一)款外,還要具備下列兩項條件:\x0d\x0a(一)業績條件\x0d\x0a符合下列條件之一:\x0d\x0a1、獲省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或享受省級以上 *** 特殊津貼;或入選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或入選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雙百人才培養工程。\x0d\x0a2、獲中國新聞獎二等以上獎1項,或三等以上獎2項;或獲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二等以上獎1項,或三等以上獎2項;或獲省級好新聞、一等獎2項。\x0d\x0a3、在新聞采編工作中有較大創新成果,產生較大社會影響,并經省新聞職稱改革領導小組鑒定認可。\x0d\x0a(二)論文著作條件\x0d\x0a符合下列條件之一:\x0d\x0a1、出版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譯著)1部。\x0d\x0a2、在公開發行的國家級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2篇。\x0d\x0a3、在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3篇(其中國家級不少于1篇)。\x0d\x0a第十六條記者、編輯條件\x0d\x0a申報記者、編輯資格除具備本標準條七、八、九、十、十一條外,還要具備下列三項條件:\x0d\x0a(一)能力條件\x0d\x0a1、具有較系統的新聞專業理論知識和一定的新聞采編實踐經驗,能夠較好地采編各種體裁的新聞稿件。\x0d\x0a2、參與過5次以上重大題材、重大活動、重大典型的報道或5個以上重要專欄、專版、專題節目的策劃,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x0d\x0a3、每年采寫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編發的稿件不少于200篇,或采寫、編發的稿件合計不少于150篇,其中,被本單位評為好稿的不少于5篇(在新聞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內采寫、編發的稿件合計不少于200篇)。\x0d\x0a(二)業績條件\x0d\x0a獲省級好新聞二等以上獎1項,或三等以上獎2項。\x0d\x0a(三)論文著作條件\x0d\x0a在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1篇。\x0d\x0a第十七條記者、編輯破格條件\x0d\x0a破格申報記者、編輯資格,除符合本標準條件第七、八、\x0d\x0a九條和第十六條第(一)款外,還要具備下列兩項條件:\x0d\x0a(一)業績條件\x0d\x0a符合下列條件之一:\x0d\x0a1、獲市級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稱號;或獲省級好新聞一\x0d\x0a等獎1項,或二等以上獎2項,或三等以上獎3項。\x0d\x0a2、在新聞采編工作中有創新成果,產生一定社會影響;\x0d\x0a并經市級以上新聞職稱改革領導小組鑒定認可。\x0d\x0a(二)論文著作條件\x0d\x0a在公開發行的省級以上新聞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有學術價值的新聞專業論文不少于3篇(在縣級新聞單位工作的不少于2篇)。\x0d\x0a第十八條助理記者、助理編輯條件\x0d\x0a申報助理記者、助理編輯資格,除具備本標準條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條外,還要具備下列兩項條件:\x0d\x0a(一)能力業績條件\x0d\x0a系統學習過新聞基礎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基本掌握\x0d\x0a采訪、編輯等專業技能,有一定的寫作水平,并取得一定的\x0d\x0a工作業績。\x0d\x0a(二)論文著作條件\x0d\x0a在市級以上正式出版發行的報刊上發表過有一定見解\x0d\x0a的新聞專業論文或采編札記。

微信號: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重慶市]重慶電視新聞職稱評審,重慶市高級職稱評審專家

重慶市職改辦2022年職稱評定

重慶市職稱改革辦公室印發《重慶市2022年職稱申報評審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于11月啟動2022年職稱評審工作,重慶各類所有制企事業單位、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在職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且符合相應申報條件的人員,以及自由職業者、轉業擇業 *** 干部都可以申報參加職稱評審。

對于專業技術人員來說,申報職稱時除了工作業績、學術論文,繼續教育學時也不可忽略。根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繼續教育學時與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聘任和職稱評定等息息相關,所以專技人員在申報職稱時一定要完成本年度繼續教育學習任務。

來源:重慶市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

■新聞鏈接

問:專技人員需要學習什么?完成多少學時?

繼續教育內容包括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每年累計應不少于90學時,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學時,專業科目不少于60學時。

問:專技人員可以在哪里參加繼續教育培訓?

公需科目學習采取線上培訓的方式,專業科目學習也可以通過遠程教育完成。專技人員可以通過重慶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 *** 培訓入圍備案學習平臺重慶人社培訓網()進行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的學習。在重慶人社培訓網平臺提供的學習內容中修完學時即可認定為完成當年的繼續教育學習任務。

問:專技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流程?

(一)注冊/登錄

進入重慶人社培訓網),進行注冊或登錄。

(二)選課學習

1.在在線學習中心一欄選擇公需科目/專業科目進入。

2.選擇對應年度公需科目/專業科目培訓,購買并進行學習。

3.學習完成可在線查看、下載和打印培訓證書。

問:學習過程遇到問題怎么辦?

遇到問題請聯系重慶人社培訓網:

(一)帳號注冊、登錄、證書打印問題咨詢:400-023-9229,按1選擇登陸注冊問題。

(二)政策咨詢:400-023-9229,按2選擇政策咨詢。

(三)學習進度等學習過程技術問題咨詢:400-618-7500,按2選擇售后服務。

新聞編輯中級職稱評審有哪些具體要求

一政治思想條件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任現職期間,年度考核為“合格”以上者。

任現職期間,出現下列情況,按相關規定執行:

1.近3年內年度考核被確定為“基本合格”1次以上者,延期1年申報;被確定為“不合格”1次以上者,延期2年申報。

2.受到黨紀、政紀“警告”處分并按規定解除處分者,延期2年申報;受到“記過”及其以上處分并按規定解除處分者,延期3年申報。

3.已定性為技術責任事故的直接責任者,或在申報評審中弄虛作假者(偽造學歷、資歷、業績,剽竊他人成果,以及職稱考試違紀受到查處),3年內不得申報。

二學歷資歷條件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博士學位,取得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資格滿3年。

2.獲得碩士學位或雙學士學位,取得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資格滿4年。

3.大學本科畢業,取得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資格滿5年。

三外語條件

能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一門外文資料,按規定參加全國或全市職稱外語相應級別考試,并取得有效成績。

四計算機條件

能熟練地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運用計算機完成本專業及相關信息的收集、處理,按規定參加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相應科目(模塊)考試或全市職稱計算機相應級別考試,并取得有效成績。

五繼續教育條件

按照《重慶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有關規定,任現職期間每年參加繼續教育應不少于100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