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津區教師職稱評定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政策基本不會變重慶江津區職稱評審,與其關心職稱評審何時進行重慶江津區職稱評審,不如多去努力準備一些職稱評審需要重慶江津區職稱評審的證書。

微信號: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重慶市]重慶江津區職稱評審,重慶江津人力資源

從教已超過30年,曾經的中師生、師專生現在的工資水平如何?

如今教師的地位有所提高,教師們的薪資水平各不相同。 教師在人們眼中是鐵飯碗,工作穩定,受到學生與家長的尊敬。不少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取師范類專業,將來從事教師一職。這些師范生與曾經的中師生、師專生相比,工資水平誰高誰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師生、師專生從教三十年左右,把青春奉獻了教育事業。農村條件差經受艱難困苦,他們仍堅守在教師崗位,為農村的教育事業做奉獻。在當時那個年代,農村的家庭無法培養孩子讀書,太多的農村孩子需要一份工作來補貼家用。 當時的中師生就是中考時錄取成績優異的學生,師專生大多是高考中錄取的優秀學生。

如今有部分老師仍然在農村學校任職,為農村教師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他們的工資水平仍然不高。不管是升為學校領導,還是學校的骨干教師,工資大多是四五千的水平。 他們的學歷無法與現在的師范生相比,他們在參與職稱評審時也很難達到要求。教師的工資水平與職稱相關,因而很多教齡達到三十年的老師仍然沒有提高職稱,工資水平也難以提高生活質量。

這些教齡超過30年的教師,值得我們的尊敬,也不能忘記他們所做出的無私奉獻與默默堅守。如今經濟發展迅速,很多教師面臨退休或者已經在養老階段,國家應該在職稱評審時有傾向政策,在退休后提供一定的補貼。

中師生,師專生從教三十年,現在都應該是五十歲左右的人了。

筆者是一名90年代初的中師生,認識許多的教師就是中師生,師專生出身的同事,他家稍長筆者幾歲,現在,介紹一下幾位他們的情況:

張君,1987年從師范學校畢業,回到家鄉的一所初中教書。現在是小教高級教師,在一所小學校當校長,打卡工資4857元。這所小學人多時有二百多學生,現在學生十多個。

李君,1989年從師專畢業,進入縣城第二高中教書,現在是中教高級教師,月工資5400多元。李老師和愛人在同一個單位。愛人是工人身份的教師,沒有擔課,在學校辦法室,每月收入3800多元,二人生有一兒一女,家庭幸福美滿,讓人羨慕。

吳君,1995年從師專畢業,一直在一所鄉村學校教書,現在還是這所鄉村學校的副校長,中教一級教師,每月工資4500多元。

黃君,1992年師范畢業,進修專科,本科,后來考上研究生,到一所本科大學教書,現在是副教授職稱,每月工資6400多元。這個城市的房價是每平一萬八千元左右。

能夠在講臺上堅守30年以上中師生,師專生,都是中國教育的脊梁。向他們致敬!

我是1981年畢業的中師生。記得我在師范學校讀書時,就聽到一句順口溜:十年寒窗苦,二十九塊五。不過,到我走上講臺的那一年,工資不是29.5,而是34元錢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的消費水平都很低。我每月的生活費10元錢左右,到結婚的1986年,我省吃儉用,積攢了大概300元錢。

今年,我的教齡已到了39個年頭了。每月工資卡上的數目通常不到5000元,也就4800多點。因為還要扣除一些什么"險"什么"金"之類。這5000來塊錢的工資,還包括每月500元的農村教師生活補貼。如果我是城里教師,這每月500元的補助是沒有的。除了每月打卡的這部分工資,還有每年兩次打卡的大約20000塊錢的績效工資。至于學校發的福利,對于我這個既不是校務會成員又不當班主任的科任老師來說,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

不過,由于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黨和 *** 對教育事業的重視,鄉村教師的工資近幾年提高還是較快的,至于提高的那部分工資能否抵消快速上漲的物價房價,那我就無從得知了。

我們這些跨世紀的中師生,爺爺級別的鄉村教師,如果跟自己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比,工資已經成百倍地漲了;如果跟剛剛走上講臺的年輕教師比,工資也已是他們的倍數了。縱向比橫向比,都該知足了!不過奉勸你一句,千萬不要跨界比![呲牙]

我1987年7月中師畢業后一直在重慶市江津區南部海拔1000米左右的邊遠高寒山區從事中小學教育30年多,職稱是專技八級崗位(一級教師),擔任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校長和黨支部書記,每月到卡收入5179.36元(包含鄉鎮工作補貼300元,高寒山區補貼340元,扣除五險兩金后)。另外每年年終獎12000元或者11500元(學校被區教委評為一二等獎就每位老師均發12000元,若評為三等獎每位老師就只有11500元),30%的獎勵性績效工資11635元(一年來校長比未當班主任的普通老師多2500元左右,班主任比校長多500元左右,班主任每學年按10個月計算,每月班主任津貼300元),績效工資高出部分全年16680元(平均發放)。住房公積金每月是1916元(自己和財政分別繳納958元)。

我也是中學教師,我從不嫌自已的工資低,我常懷感激之心,感謝我能執教三十多年,依然還能繼續執教,感謝 社會 穩定,發展,生活節節高,感謝 *** 從來沒有忘記教師,更感激能有二個長假,我喜歡當孩子王,給我多少工資,我都不嫌少。我奉勸嫌工資少的,還是把講臺讓給別人站吧,要知道報恩!我87年師大畢業,現中學高級,月入卡4900多,我知足了。

我81年中師畢業,一級教師,工資八級,到卡工資4450元,從參加工作時的33元終于像蝸牛一樣爬到4千多一點,感悟到教師的一生是勞累的一生,更是窮困的一生,沒有什么幸福可言。

我8Ⅰ年中師畢業:當時34:元5角:87年師專畢業:95評為中一:96騁為中一:二十三年過去還是中一:一直從事畢業班教學近三十年:現在卡上46OO元:績效我是全學區更低的:比那些游手好閑的評上高級少一千多一月:你說哪有公理

我是1984年師專畢業的,現在是中職高級講師,到手工資6000多點,這是把公基金養老金等由學校代扣變為自己上交后的總和。說來太心酸,從剛上班的54元起,一直就沒有寬松過,全是混了生活了,還不是好生活。2006年之前沒有評上高講之前一直是一千五六多點,自從評上高講同時也趕上了升工資的時機,以后就上漲的快了,但一直不如一個民工的收入。最讓人汗顏的是我這些年所教的中職生大多在企業工作的每月的工資都六千多了,這些年青人兩口子的收入比我們要好。所以,在中國當了老師是太失誤的道路選擇,有的人與工廠企業農民比覺得老師不錯了,這是一種嚴重的對知識的不尊重,試想想當年為了當老師,這些人的學習投入與精力時間財力投入有多大,而其他行業的人有這么大的投入嗎?所以現在有人對老師和醫生的收入還說過高的人真是不知道如沒有這些人當年的努力學習,有這個行業的發展嗎?同時,還有就是工作中要不斷的學習與提高,工作的過程又是繁雜的不得了,稍有失誤就會誤了學生,一站上講臺就不由你要認真的講,面對學生的一切事都得給好好的做,真比自家的孩子還用的功多,越老越不值錢了。

我女兒研究生畢業,我本是堅決不讓做老師的,但為了留在一個好點的大城市,她自己簽了個小學,我也是無可奈何啊,回家鄉來咱沒關系可能連個小學老師也做不上,所以只能認了。現在還有房貸,體力不支了,真不知這以后老了咋辦。一生沒有一點積蓄親友們不信,我給他們算了個帳他們真還服了,與我同時代的同學做民工的現在年薪大多在十萬元左右。很是自在,有的人早已不做了,在家中抱孫子了,而上學的這些人當年為了上學結婚大多遲,這個年齡還拉娃的大有人在。所以,如果孩子有一點出路還是不要做老師為好。這個行業已沒有什么優勢了,更重要的是發揮不出人的潛力,錯過人生的好多機遇的。實在孩子讀不成書了,就讓其做生意或學個手藝也比做老師的要好,現在的廚師和理發的都比老師的收入要高。

人為地定所謂職稱,我認為不太妥當。職稱高的不一定就比低的強!教師整個心思都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職稱上,怎么可能教好學生?!不僅教育領域其它行業都是講職稱分等級,公務員也是按職務的大小享受相關的待遇。

說起教師的工資,我是83年參工,當時工資每月30多元,而同齡人到沿海地區務工每月300多元,九幾年工資漲到300多元,沿海務工者達千元以上,甚者數千元。到如今工資經歷數次改革,不斷升級提升達到卡上工資4000多元,和絕大部份國內職工及農民工持平,現在臨近退休,又遇上退休工資的改革。老實講這幾年國家對教師工資提高還是在重視。但單從教師一輩子的總體收入來說,80年代參工的教師是比較差的,特別是農村老教師,但是遇上這樣的事只能怪自己當初擇業的失誤。我認為現在好多的老教師不贊成自己的子女從教并不可取,應該說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教師工資收入的公平性必將達到一個合理的水平,一定會吸引優秀人才積極從事教育事業。

江津幼兒園教師職稱等級條件

符合市、區職改辦有關各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細則中任職資格和任職基本條件規定,且書面向學校提交申請的人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當年不得推薦:

1、近3年內年度考核被確定為“基本合格”1次以上者,延期1年申報;被確定為“不合格”1次以上者,延期2年申報。

2、受到黨紀、政紀“警告”處分并按規定解除處分者,延期2年申報;受到“記過”及其以上處分并按規定解除處分者,延期3年申報。

3、已定性為技術責任事故的直接責任者,或在申報評審中弄虛作假者(偽造學歷、資歷、業績、剽竊他人成果,以及職稱考試違紀受到查處),3年內不得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