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辦法
之一條 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依據《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推薦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認定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和保護單位的專家評審工作。第三條 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工作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第四條 市文化主管部門負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的組織、管理、協調等工作。第五條 市文化主管部門負責建立由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良好職業道德的專家組成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庫。第六條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庫的成員不少于80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各類別專業領域的專家不少于5人。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聘期4年,可連續聘任。第七條 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庫的專家,應當具有相關專業領域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從事相關專業工作不少于5年,熟悉相關專業領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良好職業道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社會影響。第八條 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評審委員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小組(以下簡稱專家評審小組)成員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庫的專家組成,通過隨機選擇或指定產生,人數為奇數。第九條 專家評審委員會成員不少于7人,由市文化主管部門組建。
專家評審小組由5人以上專家組成,由市文化主管部門在本專業或相近領域專家中隨機選擇或指定產生。
專家評審小組的成員原則上不得同時擔任專家評審委員會的成員。第十條 專家評審委員會主任和專家評審小組組長由市文化主管部門指定,負責主持有關評審會議。
專家評審小組的初評意見,由專家評審小組成員充分發表意見后,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予以表決,超過半數成員同意為通過。
專家評審委員會對初評意見的審議意見,由專家評審委員會成員充分發表意見后,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予以表決,超過半數成員同意為通過。第十一條 對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名錄,應重點評審項目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以及傳承保護等情況。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應重點評審傳承譜系,申報人的學藝經歷與傳承能力、技藝特點與成就、在該領域的影響力,以及持有的該項目相關資料等情況。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的認定,應重點評審申報單位實施保護規劃的能力,開展傳承與展示活動的能力和具備的條件,持有的該項目相關資料等情況。第十二條 專家評審小組初評意見和專家評審委員會審議意見,經全體成員簽字后,由市文化主管部門存檔,可以對外提供查閱服務。第十三條 經評審通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推薦名錄由市文化主管部門初審并公示后,報市 *** 批準、公布。
經評審通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由市文化主管部門公示后批準、公布。第十四條 各區縣(自治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工作參照本辦法執行。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有權力評國家一級美術師職稱嗎?
國家一級美術師由國家文化部門來評審,2018年,將文化部、國家旅游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不再保留文化部、國家旅游局。所以評國家一級美術師現在就是文化和旅游部的職權。
文化旅游部部長叫什么
雒樹剛,男,漢族,1955年5月生,河北南宮人,1981年9月加入中國 *** ,1971年2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理論部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編審。
現任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書記、部長。
2000年03月任 ***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2008年05月任 *** 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兼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2014年12月任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
2018年03月任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書記、部長。
文旅執法隊不能評職稱怎么辦
執法單位事業編是不可以走職稱路線的,按照國家規劃執法單位人員應該為執法類公務員,但是縣區一級執法類單位都是大量用事業編人員到一線執法,基層縣區有的執法單位像城管、運管、衛生監督執法所、文化執法大隊、路政等直接就是非參公單位。
那么執法單位事業編可以走職稱路線嗎?肯定不行,因為執法單位要么是行政單位比如公安局、城管局,或者是參公單位比如運政、文化執法大隊等,這些單位不屬于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編辦三定方案不設專門的專業技術崗位,所以是不能評職稱套工資的,就算你從事會計等工作,還有中級會計師證也不能套中級職稱工資。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些單位事業編人員偏偏都是被定為專業技術崗,而不是管理崗,這在基層被稱為“ *** 版專技崗”。
重慶高中藝校有哪些學校
重慶高中藝校兩所學校有,分別是: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等。 擴展資料
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重慶藝術學校),位于重慶市,簡稱重藝,是由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主管的重慶市唯一公辦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藝術學院。藝校自1985年建校以來,培育出了三屆“梅花獎”獲得者、中國劇協副主席沈鐵梅以及蔣勤勤、殷桃、呂一、朱曉漁等影視明星。2013年升為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院位于重慶市巴南區龍洲灣街道,緊鄰巴南區 *** (巴南萬達廣場)。學院主要開設有舞蹈類、音樂類、表演類、藝術設計類、藝術管理類、學前藝術教育類近20個文化及藝術專業。
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是經重慶市人民 *** 批準成立,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代碼:14367),承擔國家統招任務,面向全國招生;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的資格。
學院舉辦方——重慶港鑫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是建筑裝飾行業全國百強企業,2011年獲得中國建筑更高獎——魯班獎,在重慶市內外完成了重慶大劇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重慶圖書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1/T2/T3航站樓、成都環球中心等眾多地標性大型建筑的裝飾工程設計及施工。
學院依托建筑及裝飾行業優勢,專注打造藝術設計類、建筑工程類、影視傳媒類、信息技術應用類四大特色專業群。舉辦單位和所屬行業豐富的工程案例、廣博的社會資源、持續的發展前景,為學院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市場。
學院位于重慶市銅梁區學府大道,地處重慶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小北海旅游度假區的核心地帶,校園占地500余畝,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教學樓、圖書館、展覽館、實習實訓中心、學生宿舍、食堂等教學、后勤用房超過10萬平方米,另有標準運動場、翰墨湖等運動、休閑設施,校園環境優美,富有藝術氣息。學院老校區位于重慶市南岸區茶園新區,擁有教學、后勤用房5萬平方米,另有1萬多平方米的建筑裝飾教學實習工廠。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