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小學教師的基本工資是多少

重慶市小學教師的基本工資是

微信號: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重慶市才來的小學老師基本工資是2000,但根據教齡的不同基本工資不同。

績效工資是根據當地財政收入來發放,一般崗位12級的小學老師在重慶市主城區績效工資都可以達到1000多一點。

[重慶市]重慶中級職稱崗位績效,重慶市評中級職稱的條件

中級職稱十級進九級工資和績效一共差多少錢

我們先了解事業單位工資組成重慶中級職稱崗位績效,事業單位應付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交通費、福利費、獨生子女獎勵、保留浮動、基礎性績效工資(70%)共同組成,工作人員個人年度繳費基數由上年度本人工資收入中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績效工資之和,其中中級與副高對應不同職務職級工資,決定了不同的繳費基數和視同繳費指數。

目前專業技術人員中級職稱分為十級、九級、八級,對應崗位工資標準分別為1600元、1710元、1950元重慶中級職稱崗位績效;專業技術人員副高級職稱分為七級、六級、五級,對應崗位工資標準分別為2210元、2420元、2670元。從中看出中級八級與副高七級崗位工資相差近300元。

根據題意,2020年退休,屬于過渡期內退休人員,該類人員采用新老辦法對比,預發退休金,假設老辦法增長率6%。我們分別從新老辦法計發標準對比中級和副高養老金差別:

老辦法計發標準

標準=(A×M+B+C)×(1+6%)×(1+6%)×(1+6%)×(1+6%)×(1+6%),其中A為2014年9月的基本工資標準,M為工作年限對應老辦法的計發比例,B為2014年9月對應的退休補貼標準,C為增加退休費標準,中級與副高對應的A、B、C值不同,同等條件下副高老辦法計發標準遠高中級。對于新辦法高于老辦法的,對于2020年退休的,發放超出部分的60%。

新辦法計發標準

過渡期結束后,采用新辦法待遇計發標準,即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其中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組成。

中級職稱十級進九級工資和績效一共差多少錢?

中級職稱十級進九級績效不變重慶中級職稱崗位績效,薪級工資上一檔重慶中級職稱崗位績效,一檔就幾十塊錢重慶中級職稱崗位績效,只有初進中重慶中級職稱崗位績效,中進高重慶中級職稱崗位績效,績效才會變。

中級職稱和事業副科對比,哪個工資要更高一些?

這個正科級職務重慶中級職稱崗位績效,有公務員正科級重慶中級職稱崗位績效,還有管理崗正科7級!這三個級別的工資待遇排序為:公務員正科級>管理崗正科7級>專技崗中級。下面以我們中部地級市,實際工資待遇為例分析,僅供參考。

一、專技崗中級職稱,工資待遇更高的是中級8級,全年大概10.53萬元。中級職稱有三個職級,分別是中級10級,中級9級,中級8級。①中級10級。每月打卡工資4650元,雙邊公積金大概1900元,年終績效考核獎大概1萬元,全年大概8.85萬元。

②中級9級。每月工資4950元,雙邊公積金大概2000元,年終績效考核獎大概1.2萬元,全年大概9.53萬元。③中級8級。每月打卡工資5360元,雙邊公積金大概2150元,年終績效考核獎大概1.5萬元,全年大概10.53萬元。

二、管理崗正科7級,全年工資待遇為11.5萬元。其中每月打卡工資5650元,雙邊公積金大概2220元,年終績效考核獎大概2.1萬元。全年總收入大概為11.5萬元。

與專技崗中級職稱相比,工資差距主要體現在職務工資、年終獎這兩塊,畢竟市直事業單位正科級也算是帶職務的,帶職務的年終獎系數要高一些。

三、公務員正科級職務,全年工資待遇為13.5萬元。其中每月打卡工資6150元,雙邊公積金大概2820元,年終績效考核獎大概2.7萬元。全年總收入大概為13.5萬元。眾所周知,相同級別,公務員工資待遇更高,事業編管理崗待遇大概是公務員的0.86倍。

綜上,公務員正科級工資待遇更高,其次是管理崗正科7級,最后是專技崗中級8級。當然,專技崗副高7級全年工資待遇,略高于管理崗正科級,基本與公務員正科級級持平。

醫院中級職稱工資標準

一般是5000到6000一個月。

以中級職稱為例,其工資檔次分8、9、10三個崗位等級。中10的待遇略高于行政副科,中9大致與正科持平,中8略高于正科。這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中級職稱待遇。如果是差額撥款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比如醫院、高校,中級職稱崗位人員除了領取財政核定的工資外,還有單位根據經營收益和個人業務核定的績效工資,相當于一個月要領兩份收入,工資待遇自然要高于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中級崗位人員。

簡介

事業單位專技崗的工資待遇和單位本身性質有關。全額撥款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專技崗的工資待遇同地區基本一致,區別與個人職稱和工齡有關。

而如果是有經營收益的差額撥款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專技崗的收入除了與自身的職稱、崗位等相關外,還要看單位的個人效益。效益好的,收入比公益類事業單位要高出一大截;效益差的,可能還不如公益一類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