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力資源部與社會保障局官網
?重慶人力資源部與社會保障局主要職能
之一條 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 *** 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的《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制定本規定。
? ? 第二條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市人力社保局)是市 *** 組成部門,為正局級。
? ? 第三條 市人力社保局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市委關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 ? (一)貫徹執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起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地方性法規、 *** 規章草案,擬訂相關發展規劃、政策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 ? (二)擬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人力資源流動政策,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綜合管理人力資源市場和人力資源開發培訓、流動調配等工作。
? ? (三)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統籌建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擬訂就業援助制度,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
? ? (四)統籌推進建立覆蓋城鄉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統籌擬訂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和地方標準。擬訂養老、失業、工傷保險關系轉續辦法。組織擬訂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
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制度,承擔行政監督責任。會同相關部門編制相關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參與擬訂相關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實施全民參保計劃。
? ? (五)負責就業、失業和相關社會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擬訂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和相關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
? ? (六)統籌擬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制度和勞動關系政策并組織實施,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貫徹職工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和假期制度,貫徹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協調勞動者 *** 工作,依法查處重大案件。
? ? (七)參與擬訂全市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法規政策等工作。負責市級有關重點人才項目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負責擬訂人才引進政策。
? ? (八)負責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牽頭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擬訂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繼續教育和博士后管理等政策,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負責擬訂吸引留學
人員來渝工作或定居政策。擬訂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和激勵政策,完善職業資格制度,健 *** 業技能多元化評價政策。牽頭組織緊缺優秀人才的引進工作。負責專家、高層次人才服務工作。
? ? (九)會同相關部門指導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管理權限負責規范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公開 *** 、聘用合同、人員交流等人事綜合管理工作,擬訂并組織實施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
? ? (十)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市表彰獎勵政策,綜合管理全市表彰獎勵工作,承擔全市評比達標表彰和市級部門表彰工作,承擔國家部委及以上層級功勛榮譽表彰的評選推薦工作,根據授權承辦市級表彰獎勵活動。
? ? (十一)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我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收入分配政策,建立我市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擬訂我市企事業單位人員福利和離退休政策。負責組織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福利、離退休政策和工資統發審核工作。
? ? (十二)會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擬訂相關配套政策并組織實施,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 ? (十三)負責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
? ? (十四)協助做好公務員錄用、公開遴選、公開選調等考試的考務組織工作,承擔公務員考試(重慶)測評基地(辦公室)管理工作。承辦以市 *** 名義任免人員的行政任免手續。
? ? (十五)負責機關、直屬單位和主管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 ? (十六)完成市委、市 *** 交辦的其他任務。
? ? (十七)職能轉變。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規范和優化對外辦理事項,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等審批事項,貫徹執行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創新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方式,擬訂信息規劃,加強信息共享,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 ? (十八)有關職責分工。
? ? 與市教委分工。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由市人力社保局牽頭,會同市教委等部門擬訂。高校畢業生離校前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由市教委負責;高校畢業生離校后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由市人力社保局負責。
職業資格證書=職稱證書!這些省份已明確
隨著職稱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多地相繼明確了職業領域專業技術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目前為止(2019年8月15日),全國已有北京、 山西、內蒙古、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 *** 、陜西、甘肅、寧夏等20個省份發文明確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
其中,陜西、寧夏、甘肅三省明確提出,職業資格證書一證兩用。
各省相關政策匯總
陜西
2019年4月,陜西人社廳發布《關于明確部分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的通知》,明確47項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
專業技術人才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取得與職稱有對應關系的職業資格,即認定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可作為單位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依據,無需重新換發職稱資格證書。
甘肅
2017年12月,甘肅人社廳發布《關于明確職稱與部分職業資格對應關系的通知》,明確28項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建造師未在對應表內)
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取得《職稱與國家部分職業資格對應表》中所列職業資格,可認定其具備表列職稱系列(專業)對應層級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崗位和相關任職條件聘用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依據。職業資格證書實行一證兩用,無需換發職稱資格證書。
寧夏
2019年6月,寧夏人社廳印發《關于建立部分專業技術職業資格和職稱對應關系的通知》,明確57種職業資格直接對應相應職稱。其中,準入類職業資格29種、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20種,已取消的部分職業資格8種。
對已取得對應目錄內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無需重復參加與之對應專業層級的職稱評審,無需辦理認定手續,無需申請換發與之對應的職稱證書。在崗位聘用專業技術職務、申報高一級職稱等需要職稱證書時,可直接出具職業資格證書,與職稱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北京
2019年6月,北京市人社局公布《關于建立北京市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的通知》,確定46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的對應關系。其中,準入類職業資格18種、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19種,國務院已取消的部分職業資格9種。
在對應關系范圍內,專業技術人員取得職業資格即可認定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山西
2019年8月,山西人社廳印發《山西省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目錄》的通知,明確建造師等36種職業資格直接對應相應職稱。其中,準入類職業資格17種、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19種,國務院已取消的部分職業資格9種。
內蒙古
2019年6月,內蒙古人社廳發布《關于在部分領域建立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的通知》,明確取得房地產估價師等10項準入類職業資格、出版等15項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國務院已取消的企業法律顧問等9項職業資格的人員,可認定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用人單位可根據崗位需要進行聘任,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黑龍江
2018年12月,黑龍江省人社廳發布《關于部分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認定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46項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與職稱的對應關系。
用人單位可根據本單位崗位任職條件和程序聘任其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專業技術人員可據此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對應認定工作不需事先辦理及補發職稱證書,專業技術人員在競聘專業技術職務或申報高一級職稱時,可直接出具職業資格證書,與職稱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上海
2017年3月,上海人社局發布《關于部分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和職稱對應辦法的通知》明確32項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其中,準入類職業資格10項、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13項,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資格9項。值得注意的是,一級建造師不在對應項目之列。
此外,對于國務院清理規范有關職業資格前已取得資格證書的(如企業法律顧問、質量、國際商務、廣告、價格鑒證師、招標師、物業管理師、管理咨詢師等),原有職業資格可繼續作為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依據。
江蘇
2019年3月,江蘇省人社廳公布《江蘇省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和職稱對應目錄》,打通職業資格和職稱的對應通道。列入該目錄的注冊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注冊城鄉規劃師······注冊建造師、監理工程師等26項職業資格,及國務院清理規范有關職業資格前已取得質量、企業法律顧問、廣告、價格鑒證師、招標師、物業管理師、管理咨詢師等7項職業資格,直接對應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
浙江
2018年12月,浙江省人社廳、經濟和信息化廳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工程領域職稱社會化評價改革的意見》,明確:
注冊消防工程師、 注冊核安全工程師、 注冊建筑師、 監理工程師 、造價工程師、注冊城鄉規劃師、建造師、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土木工程師、注冊化工工程師、注冊電氣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注冊環保工程師、注冊石油天然氣、注冊冶金工程師、注冊采礦/礦物工程師、注冊機械工程師)、注冊驗船師、 注冊設備監理師、 注冊計量師、 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測繪師、工程咨詢(投資)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機動車檢測維修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計算機軟件、計算機 *** 、計算機應用技術)等19類職業資格可以職稱對應。
安徽
2017年12月,安徽人社廳印發《關于在部分職業領域建立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和職稱對應關系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50項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其中,準入類職業資格22項、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20項,國務院已取消的部分職業資格8項。此外,還有安徽省內以考代評類職稱考試5項。
福建
2019年1月,福建省人社廳印發《關于建立部分專業技術職業資格和職稱對應關系的通知》。明確在56項職業領域建立專業技術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其中,準入類職業資格28項、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20項,國務院已取消的部分職業資格8項。
江西
2019年6月,江西省人社局公布《江西省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目錄》:確定39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的對應關系。用人單位可根據對應關系,按照相關任職條件、聘任程序和崗位空缺情況,聘任其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專業技術人員可據此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河南
2016年8月,《河南省工程系列注冊類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考核認定辦法(試行)》明確:
全省企業、事業單位工程技術人員中擁有一級注冊建筑師、注冊城市規劃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土木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注冊化工工程師、注冊電氣工程師、注冊環保工程師、注冊環評工程師、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測繪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和一級建造師等14類執業資格證書和注冊執業證書,并從事相關業務工作的從業人員,可申報考核認定高級工程師。
湖北
2018年6月,湖北省人社廳印發《關于建立部分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的通知》,將原有相對獨立的職業資格制度和職稱制度打通使用,明確部分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效力直接等同于職稱。
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注冊消防工程師、注冊核安全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造價工程師、注冊城鄉規劃師、注冊驗船師、注冊計量師、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測繪師、注冊會計師、注冊建筑師、建造師、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等13項準入類職業資格證書的專業技術人員,其職業資格直接對應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兩者享有同等效力。
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衛生技術、經濟、統計、會計(審計)、通信、計算機軟件、出版、翻譯、船舶等9項職業資格證書的專業技術人員,其職業資格按現行國家職業資格制度和職稱制度有關規定對應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
國務院清理規范職業資格前,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質量專業職業資格證書的專業技術人員,其職業資格仍然有效,對應工程系列質量專業相應層級的職稱。
廣西
2019年3月,廣西人社廳印發《關于在部分職業領域建立職稱與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對應關系的通知》。主要對三類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進行了明確,分別為:24項準入類職業資格、19項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8項國務院已取消許可和認定的部分職業資格。
海南
2018年9月,海南省人社廳發布《關于在部分職業領域建立職稱和職業資格對應關系的通知》,明確42項職業資格與職稱的對應關系:
對于取得的房地產估價師等25項準入類職業資格和出版等9項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視同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申報晉升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對于已經取消的質量等8項職業資格,原有資格繼續有效,仍可視為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申報晉升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重慶
2019年7月,重慶市職稱改革辦公室《關于建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的通知,確定48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其中,準入類職業資格19項、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19項,國務院已取消的部分職業資格10項。
在對應關系范圍內,專業技術人員取得職業資格即可認定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四川
2018年7月,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于部分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可聘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通知》,明確50項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可聘相應專業技術職務。其中,準入類職業資格23項、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19項,國務院已取消的部分職業資格8項。
***
2018年11日,西 *** 社廳《關于公布在部分職稱領域建立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和職稱對應關系清單的通知》,確定40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其中,準入類職業資格12項、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20項,國務院已取消的部分職業資格8項。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 *** ,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 *** 免費咨詢:
重慶考取了二級造價師資格證書怎樣去認定為助理工程師職稱?
為貫徹落實 *** 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重慶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和市委辦公廳、市 *** 辦公廳《重慶市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重慶職稱制度改革,促進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的有效銜接重慶職稱制度改革,避免交叉設置重慶職稱制度改革,減少重復評價,降低社會用人成本,結合本市實際,現確定48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
在對應關系范圍內,專業技術人員取得職業資格即可認定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本市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對符合對應條件的人員按照相應專業技術崗位任職條件和聘任程序,擇優聘任到相應系列和層級職稱的崗位。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