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的師資隊伍
院領導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顧曉勤、盧滿懷、楊洪祥
高級職稱
王連圭、顧曉勤、熊矢、杜平安、楊平、唐賢遠、羅小發、劉海潮、周文輝、程文彬、盧滿懷、彭 芳、倪利勇
博士教師
何偉、黎萍、顧曉勤、張國慶、倪利勇
自動化工程系
劉躍華、周文輝、程文彬、劉保軍、彭 芳、潘奇明、朱春媚、劉金華、王連圭、唐賢遠、黎萍 、張國慶
機械工程系
盧滿懷、賈玉雙、李 博、何偉、倪利勇、沈文浩、顧曉勤、于曉光、羅小發、劉海潮、彭偉、張春紅、任 敏、劉艷霞
實驗室
吳德強、王凡、謝湘平、何炳超
輔導員
李娜娜、彭娟、劉輝、李保安 盧滿懷,男,中山市人,黨員,副教授,1976年出生。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2000年東北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被保送攻讀碩士研究生學歷;2003年東北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畢業,獲碩士學位。2003年到學院工作,承擔了多門專業主干課的教學工作,主持實驗室建設項目3項、校級以上教改項目6項、修訂2008-2013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完成《機械設計基礎》等十多門專業主干課程教學大綱的撰寫;主持參與國家、省級質量工程3項。2009年至今,獲中山市、學校年度優秀教師6次,指導學生科技競賽獲國家、省級二等獎以上3次,發表教研論文多篇;2011年以之一完成人獲中山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先后主持省市級科研項目10多項;公開發表科研論文20余篇,專利授權2項;2009-2011年被聘為廣東省企業科技特派員、2011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2011廣東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信息員。2009年獲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青年教師優秀論文評選三等獎,指導2名總校碩士研究生。
杜平安,男,62年5月生于重慶開縣,92年于重慶大學獲博士學位,03年在美國Georgia Tech進修訪問。電子科技大學CIMS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
個人經歷:
1980.09 - 1984.07 東北大學機械系讀本科,獲學士學位;
1984.07 - 1986.09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工作,助理研究員;
1986.09 - 1989.07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二系讀碩士,獲碩士學位;
1989.09 - 1992.07 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讀博士,獲博士學位;
1992.09 - 1998.07 電子科大CAE研究中心工作,副教授;
2003.04 - 2003.10 美國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進修;
1998.09 – 2010.03 電子科大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工作,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為四川省機械設計與傳動協會副理事長、四川省學科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制造與自動化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四川省制造業信息化達川、瀘州等市副組長、電子科大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主要研究方向:有機電系統的數字化設計、仿真與制造,基于有限元法的數值模擬技術,虛擬樣機技術等。先后完成包括863計劃項目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20余項,獲專利2項,出版學術專著、教材5部,發表論文80余篇,指導研究生50余名。
講授課程:1、有限元分析與建模,碩士生課程;
2、CAD/CAE/CAM *** 與技術,本科生課程。 楊平,男,1963年09月生,教授,碩士。1984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精密儀器工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得四川大學機械制造工學碩士學位。2006年任電子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教授,中國宇航學會會員。2009.8-2010.2 美國密歇根大學S.M.Wu MRC制造技術研究中心(S.M.Wu. Manufacturing Research Center, Univeristy of Michigan)訪問學者。
主要從事機械電子工程、電力電子與電力拖動方向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撰寫《機械電子工程設計》(國防工業出版社,2001)、《檢測技術-虛擬實驗室》(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教材2部;近年來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40余篇(EI,ISTP收錄1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主持各類研究課題多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教學成果獎5項。 賈玉雙,講師,碩士,1967年6月生,黨員。
1985.9—1989.6 中南工業大學機械系冶金機械專業,本科
1989.9—1992.1 中南工業大學機械系冶金機械專業,碩士
1992.5—1994.12 中山市電梯廠技術開發部,技術員
1995.1至今 中山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講師 彭偉,男,生于1975年,工學碩士、實驗師。
研究方向為可靠性設計與優化、維修性設計。主講課程有《機械原理》、《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制圖》等。在國內外期刊、會議上發表論文數篇,其中3篇被SCI、EI收錄。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本科,學制四年,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機械設計理論、 *** 和先進生產、制造技術,具有科學的思維 *** 、較強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開拓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核心課程:主要課程有工程力學、工程圖學、電工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機械原理、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制造技術、機械設計、液壓與氣壓傳動等。實踐包括金工實習、社會實踐、開放式課外科技創新實踐、專業課程實驗及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
1.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方向:機械CAD/CAM、塑料工藝與模具設計、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數控加工工藝及編程、模具制造工藝、模具安裝調試與維修等。
2.機電一體化方向:單片機及應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傳感器及應用、光機電一體化、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等。
培養特色:既注重學生本專業及相近專業扎實系統的理論基礎培養,又重點強調實踐動手能力培養。通過實踐教學體系九大實踐平臺(實驗室及實踐裝備)、四大教學模塊、二十多門實踐課程近六百學時的訓練,以及大量豐富的課外科技活動和學科競賽,使學生不但具備在裝備制造業及相關領域中所需的現代設計和制造技術,又使學生具有極強的動手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全面的綜合素質。大大地增強學生自身在社會、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的核心競爭力。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在裝備制造、機電工程、汽車工程、信息工程、計算機、交通、建筑、冶金、家電、倉儲等行業領域從事相關產品的設計制造、研究開發、管理、策劃、營銷、服務等工作。也可到科研、行政、事業、院校等部門從事科研、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學制四年,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電氣工程、電氣控制、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控制理論、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等領域的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受到較好的工程實踐基本訓練,具有系統分析、設計、開發與研究的基本能力。
核心課程:電路基礎、模擬電路基礎、數字邏輯設計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技術、電機與拖動基礎、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運動控制系統、電氣控制與PLC、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
培養特色:本專業以電氣工程與電氣控制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系統工程等為特色,具有多學科交叉、內涵豐富﹑應用領域寬廣的特點;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較寬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具有本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獲得較好的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及系統開發方面的工程實踐訓練;在本專業領域內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的訓練、課外科技活動、學科競賽及校企合作,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使學生在社會、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就業方向:面向科研院所、公司、企業、決策管理部門。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可到電力、機械、建筑、電信、交通、電子、金融、工商等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及高科技公司從事各類電氣工程、電氣控制設備、先進裝備的設計、開發與運行管理,從事企業供配電系統和建筑電氣的設計、開發與運行管理,也可從事信息處理、軟件開發、科研、管理和教育等工作。 自動化(本科,學制四年,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電子技術、電氣技術、控制理論、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等領域的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受到較好的工程實踐基本訓練,具有系統分析、設計、開發與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在運動控制、過程控制、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設計、運行及研究等方面工作。
核心課程:電路基礎、模擬電路基礎、數字邏輯設計及應用、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及應用、電力電子技術、電機與拖動基礎、運動控制系統、電氣控制與PLC、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檢測與轉換、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
培養特色:本專業以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電氣控制、計算機控制技術等為特色,具有多學科交叉、內涵豐富﹑應用領域寬廣的特點;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使學生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獲得較好的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及系統開發方面的工程實踐訓練;在本專業領域內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的訓練、課外科技活動、學科競賽及校企合作,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使學生在社會、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就業方向:面向科研院所、公司、企業、決策管理部門。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可到機械、電子、電力、建筑、電信、交通、金融、工商等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及高科技公司從事各類自動控制系統、樓宇智能化、先進裝備﹑電子產品、計算機與 *** 的設計、開發與運行管理,從事生產及管理綜合自動化、控制系統工程的設計與研究開發,也可從事信息處理、軟件開發、科研、管理和教育等工作。
中國中鐵劉輝是哪里人
中國中鐵高管成員
姓名 劉輝 職務 副總裁
任職起 2007-09-12 任職止 2017-06-25
出生年份 1960 性別 男
更高學歷 碩士 畢業院校 西南交通大學
職稱和所得證書 高級工程師 政治面貌 不詳
工作經歷 劉輝先生,1960年出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咨詢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現任本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同時兼任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先生1982年8月加入本公司,1999年2月至2001年3月任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工程師,2001年4月至2007年9月任中鐵工副總經理、總工程師,2007年1月至今兼任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2007年9月至今任本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劉先生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鐵道工程專業,并在西南交通大學取得工程管理學士學位和建筑工程及土木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學位。
四川省中江縣籍現役將軍有哪些?
王長河中將 (1948─),四川中江人。武警部隊副政委、紀委書記。 *** 十八大代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委員。
胡永豐少將 (1935.12─),四川中江人。正軍(省、部)級,曾任總參謀部某部長, *** 炮兵學院院長,陸軍導彈學院院長,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之一副院長。中國軍事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 副主任,總參科技副主任。
陶昌廉少將 (1944.05─),四川中江人。云南省委常委、云南省軍區政委。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雷本農武警少將 (1945─),四川中江人。武警醫學院院長。
劉世果少將 (1945.10.09─),四川中江富興鎮劉家溝人。歷任 *** 軍區副司令員,貴州省軍區副司令員。
雷志勇武警少將(1949.12—),四川中江人。歷任武警總醫院醫務部醫療處處長、醫務部主任、副院長、院長,武警醫學院院長。
王長久武警少將 (1950─),四川中江人。武警部隊特警學院政治委員。
吳克仇(1890~1950),名敵,字克仇,號元廣。四川中江廣福人。黃埔軍校少校教官。
林云鶴,中江倉山人。黃埔軍校6期教官。
藍本,四川中江人。黃埔軍校15期教官。
黃繼光(1931.1.8~1952.10.19),四川中江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1952年10月19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陣亡。被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更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唐章洪,四川中江人,上甘嶺戰役立特等功。
賴發均(1933—1952),四川中江人,上甘嶺戰斗中壯烈犧牲。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授予他二級戰斗英雄的稱號,并追記特等功一次。
蔣元倫(1953-1952),四川省中江縣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五軍第四十五師之一三三團第六連副班長。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五日,上甘嶺戰役中,他所在排參加反擊537.7高地北山戰斗。當進抵敵占陣地時,遇敵火力阻攔,排長命令機槍壓制敵人火力,沒有成功。部隊傷亡逐漸增加,他挺身而出,從側翼撲向敵地堡,用手雷與敵同歸于盡。立一等功,獲二級英雄稱號。
政治
張金明,男,漢族,1955年3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
涂文濤,男,漢族, 1954年4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四川省社科聯副主席。
代寧祥,男,漢族,1954年8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新疆 *** 爾自治區黨委副秘書長,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
陳勇,男,漢族,1956年2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重慶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張河川,男,漢族,1962年2月生,四川中江人,高級政工師、高級經濟師。現任中國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 *** 代表。
陳行祝,男,漢族,1956年5月生,四川中江人,四川省德陽市委常委、德陽市人民 *** 副市長。
田春光,男,1958年1月出生,四川中江人,四川省德陽市委農工辦副主任,四川省德陽市扶貧辦主任
田亞東, 男,漢族,1962年2月生,四川中江人,四川省資陽市人民 *** 副市長.
陳立志,男,漢族,1959年04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成都市文化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
劉昌澤,男,漢族,1956年11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楊建明,男,漢族,1959年7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德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委書記。
周云,男,漢族,1968年4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阿壩州委農工委新農村建設科科長,擬任州委農工委副主任。
王國春,男,1946年出生,四川中江人,宜賓市政協副主席,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系 *** 四川省委第八屆委員,四川省政協常委, *** 四川省第九屆黨代會代表, *** 十五大代表。
馮慶煜,男,漢族,1950年7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政協第三,四屆南充市委員會副主席、民革南充市委主委、西華師大教授。四川省十屆人大代表、十屆省政協委員。
雷桂英,女,漢族,1972年12月出生,現任青海省西寧市旅游局局長。
田華光,男,漢族,1957年6月出生,四川省中江人。歷任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礦產開發處處長、機關黨委副書記;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助理,2007年2月任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濟師。
黃光興,男,筆名共田,齋名雙桂堂。1952年6月出生,四川中江縣人,漢族。現任綿陽市文管所所長、文博副研究管員。綿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綿陽市游仙區政協委員文史委員會副主任。
李卓,男,漢族,1970年9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什邡市委副書記、市人民 *** 市長。
徐光勇,男,漢族,1968年5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 *** 羅江縣委書記。
蘭序武, 男,漢族,四川中江人,四川省中江縣人民 *** 副縣長。
謝斌, 男,漢族,四川中江人,四川省中江縣人民 *** 副縣長。
夏天,男,漢族,1980年9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新津縣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陳小鋼,男,漢族,1959年1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廣州市黃埔區委書記,黃埔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兼任區人民武裝部黨委之一書記、廣東省預備役高炮師副師長。
王玉瓊,女,漢族,1974年6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輪臺縣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擬任輪臺縣林業局副局長、杏子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
劉敏,女,漢族,四川中江人,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副處級);
張力,男,漢族,1955年12月生,四川中江人,湖南工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蔡尚偉,男,1970年生,四川中江人,現任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所長。
劉學毅,男, 1962年8月生,四川中江人,西南交通大學科研技處處長、教授 博士生導師。
羅學剛,男,1957年3月生,四川中江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科技大學副校長。
熊文軒,四川中江人。現任廣西大學教授,兼廣西大學教學督導員、廣西法律邏輯研究會副會長、南寧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律師、一家企業法律顧問。
張漢江,男,1962年生,四川中江人。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
倪波,男,1964年生,四川中江人。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主任,教授。重慶大學 *** 碩士生導師,高級注冊咨詢師。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理事,德陽市社科聯常務理事,德陽市委講師團特聘教授,
許勁松,男, 1976年6月生,四川中江人。四川音樂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系教師。
周偉,男,1956年生。四川中江人。法學博士,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權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向遵湘(1940—2000) 四川中江人,男,教授,曾任綿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綿陽經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醫療衛生
王樸誠(1877年-1961年),漢族,四川中江人。其以兒科為精專,信守“醫非營業,藥以治病”之旨,被成都百姓譽為“王小兒”。當時是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中醫兒科老中醫,因其醫術精湛,療效卓著而享譽全國。
肖云,男,1949年9月生,四川中江人。現任安徽省皖西中醫藥物研究所所長,成都錦江中草藥研究所副所長。
楊向東,男,漢族,1961年04月生,四川中江人,成都肛腸專科醫院院長、首批全國中醫肛腸學科名專家。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
謝春光,男,1964年生,四川中江人。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
體育
鄧小玲,女,1974年8月26日生,四川中江人。壘球運動員,2000年悉尼奧運會第四名。2002年世錦賽第四名,2004年雅典奧運會第四名。
李源一,男(1993.8.28),四川中江人,足球運動員。前天津泰達U17隊長,現效力葡萄牙超級聯賽博阿維斯塔隊
文藝
陳鈞,1936年11月生,四川中江人,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長,研究員,兼東方影視 *** 中心主任,《神州》雜志社總編輯。1950年參加人民 *** 。為國為民奮勇作戰,立有一等和三等軍功。
白澄,字躍舟,1928年4月生,四川中江人。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文史館館員。擅長花鳥畫。
劉為民,男,1953年生,四川中江人。《華西都市報》總編輯,中國都市報研究會副會長。
唐家濂,字仲溪,號長樂山人,1929年8月生,四川省中江縣南山鎮人,中國書法家協會首屆會員、新疆書法家協會首屆會員、連任兩屆石河子書法家協會主席,現為顧問。周總理紀念碑上都有他寫的兩面碑文。
趙智,男,1963年生,四川中江人。歷任創研室編研室主任,四川省文學交流中心副主任、主任,四川省作協副秘書長。多年從事文藝理論、作家作品研究。發表論文40余篇,報告文學、散文作品50余萬字。主編多部散文、報告文學集。策劃、舉辦多次影響較大的文學交流活動。
黃澤江,男,漢族,四川中江縣人,1963年12月15日生,黃亞明(筆名)現任宜賓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中國書協會員、四川省書協會員、四川省書學學會理事、宜賓市書協主席、翠屏書畫院院長。
曾昌盛,男,生于1981年6月,四川中江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德陽市書法家協會理事,被《中國書法》評為全國中青年500強。
高萬勇(1952—)男。四川中江人。中江縣作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
肖開愚,當代著名詩人,1960年生。
王俊,1980年生,四川省中江縣繼光鎮人,德陽市作家協會理事。民俗研究家、攝影家、作家。出版專著有《巴蜀老手藝》、《成都老茶館》。已發表各類文學作品200余篇(首),計20余萬字。2002年獲四川省“萬村書庫”征文獎和第二屆劉宗澤文學提名獎。
謝娜(1981年5月6日-),四川中江人。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電影電視學院表演系。著名女主持人,演員,歌手。以幽默詼諧的搞笑風格而著稱,被譽為大陸版周星馳。2011年9月26日謝娜與內地著名流行歌手張杰在云南香格里拉舉行了婚禮。
唐以諾,1982年生,原名唐波,四川中江人,演員。代表作品有電影《 *** 和他的衛士》、《姐姐詞典》、《青春期》、電視劇《 *** 燃燒的歲月》、《家在南三條》、《走西口》、《手機》等。
李虎,筆名天蠶土豆,四川中江人,1989年12月28日生。 *** 原創界頂級作家,起點白金作家,新生代作家代表人物。
商業
陳歐,聚美優品CEO及聯合創始人。
聚美優品(前團美網),是之一家也是中國更大的化妝品限時特賣商城。由陳歐、戴雨森和劉輝創立于2010年3月,致力于創造簡單、有趣、值得信賴的化妝品購物體驗。首創“化妝品團購”模式。
評論已關閉!